前些日子,亞洲天王周杰倫和喜劇天王周星馳(星爺)一同在社群分享踢足球,對飲的合照,並寫道:「他腳踩少林足球,手捧一壺夢想,我們周周倆,一起沖走現實的苦澀,泡出人生的香甜!」。
事實上,周星馳主演過《濟公》是比《少林足球》更具哲學深度。而《濟公》(The Mad Monk),這是1993年所上映的電影,而此部電影在台灣重播率極高,因此讓濟公瘋癲卻讓人間有情的形象深植台灣人民的心。
回顧歷史,濟公形象親民深入人心,是位源自佛教的高僧,是真有其人,濟公(1148年—1209年),南宋時期佛教禪門臨濟宗楊岐派禪師,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赤城街道永寧村)人,法號道濟,又稱濟癲和尚、濟癲祖師、濟公活佛、濟公禪師,俗名李修緣(一名李仁遠),以不死守佛教戒律及神通廣大的顛僧形象聞名,尊其者稱濟公活佛、濟公禪師。
而在台灣濟公信仰起源,可追溯源自清朝光緒七年(1881年),在中法戰爭(1883-1885年)時,淮軍士卒帶著濟公的金身來台奉祀。實際流行則是在西元1950至60年代,以降乩、扶鸞主要信仰方式,更成為台灣一貫道重視的仙佛之一,因一貫道信徒認為其東方第十八代祖師天然古佛為濟公活佛倒裝降世。
而濟公禪師的圖像,不僅僅在藏傳佛教有許多示現神通教化眾生的活佛,在漢傳佛教中同樣有甚多的高僧傳記。而佛學大師印光,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同時是淨土宗的重要中興人物,並為中國近代佛教復興作出顯著貢獻,常被尊稱為印光大師,他曾親自評論道濟和尚的不守清規,顯大神通。假如濟癲謹守清規而顯神通,按照佛教規矩則不能住世,只能藉著瘋瘋癲癲,令人疑信相參,以這種密行教化,令一般人了解佛法的不可思議而生正信之心,這是一個相當有教育創造力的好評論。
而我最看重的是濟公禪師故事帶有庶民作風,使得識字不多,文化不深,沒有足夠知識背景的的庶民,對於原本生硬的佛法教義,更易有所親近與了解,某種程度,濟公禪師透過其獨特的詮釋方式,打破階級隔閡,讓佛學生活化並普及於一搬社會大眾,婦孺能懂。
而濟公禪師的哲學行動,看似無邏輯,實則有為有守,實踐非線性思考和行動模式,其信徒稱呼他為「濟公老師」,故有其教師哲學圖像,這部分國內學者鮮少有系統的進行研究論述,我後續會陸續為文介紹。
行文至此,我特別以濟公禪師提倡不可迂腐,勿重複食古不化,自以為是的教育哲學精神,創造〈你是魔〉對話故事,提點台灣社會大眾和其信徒必須與時俱進。
〈你是魔〉
信徒:「你是驕傲的魔。」
一手搖扇,一手持酒瓶,頭戴僧帽、身著補丁僧袍的濟公:「我酒肉無忌,不符合佛教清規,你是不是要叫我妖僧,整天在念因果輪迴,卻從不檢討自己的心念和行為,你說別人是驕傲的魔,其實是你心中所化,你比誰都驕傲!」
一語道畢,一扇打下使信徒清醒。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