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行人交通事故急劇攀升,根據審計室最新報告,2024年行人交通事故件數較2022年暴增近290%,近三年來行人死傷人數也高達270%,數據令人怵目驚心。嘉義市儼然是全國風險最高的「行人地獄」城市之一,嚴峻的數據背後,反映出學童及市民的步行安全正陷入嚴重危機。


嘉義市政府首創「零排放接送區」,鼓勵家長以電動或無碳排放運具、或徒步接送學童上下課,雖有超前部署的前瞻思維,實則其政策亦遭嘉義市審計室指出未研擬具體設置規範與宣傳方式,影響執行成效,應檢討改善以提升家長配合意願。嘉義市政府在治理交通安全部分,事倍功半,實屬可惜。


輕重緩急而言,嘉義市最迫切的問題仍是前述數據所指的行人地獄:學校周遭人行空間狹窄、違規停車頻繁、車速過快,加上駕駛禮讓不足,讓學童每日上下學途中頻頻面臨生命威脅。

澎湖縣警察局為確保通學安全,長期在主要中小學校園高峰時段設置交通執勤,固定安排警力於校門口及周邊主要路口協助疏導車流,防止違規停車與車速過快。勤務時間從早上7時至8時,下午4時至5時,讓家長與師生安心並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風險。此舉不僅提升學童通學安全,也強化交通規則遵守。筆者以為,此模式會是嘉義市,甚至各縣市推動校園交通安全執勤的參考典範與借鏡。


環保與安全不是對立的選項,建議嘉義市政府調整施政優先次序,聚焦突破行人地獄困境,以人本精神打造行人友善城市。優先給孩子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嘉義市才能真正成為宜居城市,實現環保與安全雙贏。

 

(作者為嘉義市教師會輔諮教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