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公眾對政治特權的不滿,法國新任總理勒科努 (Sébastien Lecornu)15日宣布一項重大改革:從2026年1 月1日起,將正式取消前總理及前部長的「終身福利」,標誌著在緊縮財政與改革特權體系方面,做出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政治姿態。

在18日全國罷工示威運動前夕,勒科努的決定被認為是在平息公眾怒火。根據情報部門預計,18日的全國動員將遠高於10日「封鎖一切」的動員。內政部長雷泰洛(Bruno Retailleau) 預計,當天公共秩序將面臨重大風險。

現正最夯:快訊》米塔颱風揭曉!TD20下午2點正式成颱 未來路徑曝光

勒科努13日接受地方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希望取消前政府成員們的終身特權待遇。他解釋說,「雖然國家應該保護那些受到威脅的人,但他們僅僅因為臨時身份就能享受終身福利,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法國長期存在對這一敏感話題的爭議,尤其,總理任期在20世紀90年代結束、年齡超過90歲的克列松(Édith Cresson)和巴拉杜(Édouard Balladur)仍享受著高額的人事費用。前總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去年就表達過,「國家的生活方式必須更加清醒、更加簡單」。

勒科努直言,希望重新檢視前總理享有的諸多優待,例如配備專車與司機、私人秘書以及警察保護等。他指出,這些安排對國家財政而言成本高昂,目前法國共有17位在世的前總理,公務車與秘書開支的特權每年給國家財政帶來約160萬歐元的開支。包括警察薪資、加班費、任務費用和車輛維護費的警察保護,則達280萬歐元。2023年,與前總理相關的公共支出增長了11%。

這一「希望」的言語立即付諸行動。法令於16日頒布,並於17日在《官方公報》上發布: 從2026年1月1日起,取消前總理和前部長們的終身特權。

勒科努解釋說,「我們不能要求法國人民做出犧牲,而國家領導人自己卻不承擔責任。」他強調,改革不僅是出於財政考量,更是一個重要的政治訊息,意在終結「因臨時職務而享有的終身特權」,為過去長期存在的公務資源無限使用劃下明確界線。

新政將這些特權嚴格限制在十年期限內。根據新規,前總理們享有的公務車、司機和專屬秘書服務特權將統一限制為「自總理卸任之日起十年內,最遲至其年滿六十七歲」,不再無限期延續。

新法令修訂了2019年9月20日時任總理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發布的法令,規定前總理在離任後按需申請,國家將承擔配車和司機的相關費用,且「不設時間限制」,還可在67歲之前享有最長十年的私人秘書服務。巴尼耶和白胡(François Bayrou )兩人因年滿74歲,所以沒有享受到此特權。如果前總理已經通過其它公共職務享有這些特權,則這些待遇不再適用,例如,因擔任其他公職的前總理如菲利普和卡斯泰(Jean Castex),就沒有享受過這些福利。

勒科努還向國家警察局(DGPN)發出指示,要求審查向前總理和前內政部長提供的警務保護,他們「在任期結束後」可享有三年的警務保護,並可在「根據實際威脅風險進行安全評估後」酌情保留。

過去,法國前總理可享有公務車及司機、專職秘書以及無期限的警察保護,根據2024年10月的一份議會報告,這項源自於「不成文的共和傳統」的特權是系統性地授予的,並且「沒有時間限制」。相較之下,普通前部長並無長期特權,僅能在離任後三個月領取薪酬,除非馬上找到新的職務,他們不享受失業保險。

勒科努15日通過社交平台表示,如果要求法國人民作出努力,那麼國家領導人也必須以身作則。改革不能總是讓別人承擔,否則只會滋生懷疑。

這項改革引發前任總理們不同的反應。德維爾班(Dominique de Villepin)表示支持,認為「總理以身作則完全正常」。博爾內(Élisabeth Borne)則反對,理由是她在任內推動不受歡迎的改革,面臨安全威脅。

勒科努選在18日工會動員日的前幾天宣布這一改革,對於左派而言,這是一個煙幕彈,要掩蓋罷工遊行在街頭表達的財政和社會公正訴求。

因為這些節支措施只具象徵意義,相對於恢復公共財政所需的數百億歐元,這筆潛在的節省微不足道,而且這些特權數量不多,目前涉及17位前總理。

前議員多西耶(René Dosière)認為,從根本上來說並非財政問題,「這是一個示範作用的問題,一個政治領導人與公民之間信任的問題。」2019年,菲利普總理退休金改革引發抗議之際,馬克宏宣布放棄前總統的退休金,但並未真正說服任何人。

自今年夏天以來,憤怒情緒以眾所周知的模式充斥著社交網絡:「當我們勒緊褲帶時,我們的政府卻在大吃大喝。」人們對政治人物的不信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根據法國社會科學委員會(Cevipof)最近的一項調查,74%的法國人認為他們選出的官員腐敗。

新總理迅速著手處理此事,顯示在動盪的社會環境下,向法國民眾提供保障的迫切性。在經濟層面,將產生可衡量但有限的節餘,在政治層面,則形成溝通行動,呼應公眾輿論強烈表達對透明度和取消特權的訴求,廢除一些民眾認為不合時宜的舉措,重建與公民的信任。

這個強有力的政治姿態,如勒科努所說,「如果國家領導人不努力,我們就不能要求法國人民努力。」對於受到財政緊縮的企業和公民來說,改革傳遞了模範行為始於政府最高層的訊息。對前總理等相關人士而言,標誌著政府賦予永久權利時代的終結。

畢竟政治階層與公民現實生活之間的差距感日益強烈。勒科努通過廢除這一制度,不僅打擊「最後的終身福利」,還挫折那些被認為與現實相去甚遠的政治階層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