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將於9月3日舉行抗戰勝利紀念閱兵式,外界普遍預期,將再度展示東風飛彈、殲-20戰機與新型艦艇等戰略軍武,塑造其「全面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敘事樣貌。然而,這場所謂的愛國主義儀式,其背後的真正意圖,或許是轉移當前席捲軍中高層、規模罕見的「清洗」風暴與內部危機。
自2023年底以來,中共火箭軍、裝備發展部等軍事要害系統遭遇大規模反腐行動,數十名將領被查、落馬或神秘「消失」,包括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前火箭軍司令李玉超、前戰略支援部隊高層等皆在名單內。這並非單純的軍紀整肅,而是體現習近平對於軍中忠誠度疑慮的政治清算。尤有甚者,相關人員多涉及武器裝備採購、太空衛星與核武管控等敏感領域,對其軍事戰力與內部信任均造成動搖。
在此背景下,啟動大規模閱兵無疑是中共慣用的「對內維穩、對外震懾」工具。閱兵不僅提供一個「亮相忠誠」的舞台,還能透過高調媒體鋪陳,營造軍隊穩定、武備進步的假象,以掩蓋其領導核心對軍隊掌控的裂痕。對外,則企圖透過展示軍事肌肉,轉移國際社會對其軍紀崩解的疑慮,延續戰狼式宣傳話術。
然而,這場閱兵更突顯出中共政治體制的本質:將軍隊視為「政權護城河」的工具,而非國家安全之中立防衛力量。相較之下,民主國家的軍隊強調法治監督、文人領軍與戰力專業,中共卻依賴權鬥與恐懼維繫軍權,當信任機制失效,只能以閱兵演給人民與世界看。
在此情勢下,臺灣社會不應只將閱兵視為對岸展示實力的常規動作,而須洞察其背後真正意圖,理解中共在內部危機升高時如何「對外示強」以掩飾其「對內失控」。對我國而言,唯有深化全民國防與民主制度優勢,才能以真實戰力與穩定社會對抗對岸虛偽的政治煙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