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俗稱「喪屍煙彈」的依托咪酯嚴重泛濫,法務部研擬將其升為第二級毒品。國內毒品防治除了面臨新興毒品的威脅,一般藥物濫用的狀況依舊存在,且根據「台灣地區醫療院所通報藥物濫用件數」,最新統計至今年7月,嗎啡、大麻、搖頭丸用藥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而學生藥物濫用情況,高中職今年1到6月通報件數,比去年同期增加14%,如此,青少年使用毒品狀況實在令人擔憂。

毒品一直都充斥在校園中,小至國小,大至高中職,甚至大專院校皆是。然而這些本是應該提供良好教育、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卻逐步被毒品案件侵蝕,我們可曾試想,這些毒品入侵校園後,可能會是怎樣的狀況?導致青少年容易吸食?容易販毒?容易出現輟學或高犯罪率等問題?甚至可能導致家長學生憂心忡忡、學校教職員疲於奔命、警政系統防不勝防等狀況顯現,嚴重則影響了國家的發展與教育?

若能早期預防,早期提供介入,或有助降低青少年施用毒品的可能性。根據2009年內政部警政署的報告,可發現青少年使用毒品主要原因為:好奇、無聊、趕流行,此佔全體64%;其次為放鬆自己、解除壓力,則佔21%;第三個原因則為不好意思拒絕,佔全體14%。

現今台灣除了法律管制外,應布置綿密的防制通報網絡。設立藥物濫用防治相關通報機制,以利學校端一發現疑似個案,進行通報,從根本解決毒品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