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鬆口擬修改《健保法》,調整補充保費收取方式。除了利息、股利、租金收入等納入補充保費的來源從月結算改為年度結算外,扣繳上限將自 1,000萬元提升至 5,000萬元,預估可望為健保一年增加 100~200億元收入,預計 2027 年實施,估計影響 480萬人。

消息一出,引發不少存股投資人炸鍋,抱怨「季配、月配型的ETF無法分散避稅」,「每筆金額超過 2萬元」的門檻實在太低,也有網友表示:「沒填息、左手換右手還要扣稅,憑什麼?」、「又再懲罰存股領股息的老實人」、「看樣子不能再存 00878 了」、「高股息ETF勢必受到衝擊」、「應該有一些ETF會改成不配息......」、「剛好已經慢慢減碼高股息,還有緩衝時間可以賣,最近也慢慢會玩美股,真的不如直接玩美股,還賺的比較多」

全站首選:桃園南門市場大火燒毀三分之二區域!攤商百萬貨付之一炬痛哭失聲

理財達人股魚也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幾天沸沸揚揚地討論補充保費未來新制問題,有人說高股息完了,會引發一波『退場潮』,但照這個說法,市值型一樣會配息啊!「我們要做的是在規定上路前找到哪些工具可避開額外課徵要求,我個人支持健保,既然健保是全民共享,要就調高健保費率,全民一起承擔,只針對特定族群提高稅賦來補漏洞,這我是不樂見的。」

股魚表示,「山不轉路轉」,如何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降低被課徵的機率是每個投資人的必修功課,在現行規定下,想要領息又不被課徵(補充保費),那轉為海外收入是可行的方式。並指出,依照現行規定,海外所得具有二大優勢:750萬內收入免稅、免課徵補充保費。

而從台股發行的海外指數型ETF來看,除了債券ETF外,成分股為美、日、歐股ETF的配息,均屬於海外所得。對此,股魚也整理出有配息的ETF,以滿足想要領息的投資人有更多選擇性。

當前熱搜:太子集團「爆乳特助」交保笑著離開! 劉純妤Linkedin自爆:常處理特殊任務

不過,提醒投資人,挑選ETF切記勿以單純以配息率、或費率低為唯一考量,仍須搭配該ETF發行規模、所屬市場區域、產業題材總報酬的成長性等,及個人風險承受度來考量選擇適當標的。且有些ETF配息頻率不固定,亦仍須留意、多做比較。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