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替吃緊的健保財務開源,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拋出明年啟動《健保法》修法,其中將利息、股利租金補充保費從現行的每月結算,改為「年度計算」,只要全年累計收益逾 20,000元就要課徵;另外,單筆扣繳上限從 1,000萬元拉高至 5,000萬元,最快民國 116 年上路。

現行健保的補充保費除了收取一般保費外,另針對6項特定所得收取 補充保費。這六項包括利息、現金及股票股利、租金、非所屬投保單位發放的兼職收入、沒納入投保金額執行業務所得,以及由所屬投保單位發給,全年累計逾當月投保金額 4倍以上的獎金。

全站首選:專家看盤》美股大逃殺重擊 台股28000點告急!抗跌股名單曝光

衛福部社會保險代理司長陳真慧表示,在現行健保費率 5.17%不調整之下,經盤點找尋補充保費的調整空間,目前補充保費費率為2.11%,而此必須修改《健保法》第31條。

首先,針對利息、股利、租金採年度結算,將由現行的每月扣繳,調整為一整年結算一次,以避免民眾「拆單」,將每筆收入控制在 20,000元以下。估影響 480萬人,健保收入將增加 100~200億元,但勢必會增加行政成本,各有利弊。

其次,補充保費扣繳上限從 1,000萬元提升至 5,000萬元,影響高所得約 1,000人,可增健保財源 6億元。

全站首選:CPB中國棒球城市聯賽來搞統戰?背後又是悍創在搞鬼

第三,在獎金的扣繳部分,過去起徵點為個人投保薪資額度的 4倍,未來將改以最低基本工資(29,500元)的 4倍之上,做為收取門檻。未來修法後,若以最低薪資為例,獎金超過 118,000元就要課徵補充保費,預計 200多萬人受影響,約增加 70~80億元。

對於外界認為,與其增加補充保費,為何不直接計算資本利得。陳真慧指出,補充保費包括利息、股利、租金等六項,如果計算資本利得影響層面更大,且健保署的行政成本將更高,改革必須是漸進的,這些都必須考量。

陳真慧說,衛福部已啟動「健保法」修法作業,預計明年與各部會及外界進行討論,經討論後有初步共識,將會擬訂修法草案再送行政院審議,期盼能於 116 年上路。但是否未來真的能通過,立法數仍是一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