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輪經貿談判尚未登場,氣氛卻已劍拔弩張。時事評論員「藍星筆記」分析指出,日前美國在確定談判時間與地點後,旋即在軍事上動作頻頻,將兩支航母戰鬥群同時駛入中國近海,被外界視為一種「以武逼談」,意圖以軍事壓力迫使中國在經貿議題上讓步。但據《Newsweek》報導,美國航母群的行動僅為「例行行動」,並無任何意圖。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在談判前提出 3 項條件:中國須恢復進口美國大豆、全面開放稀土供應,以及禁止芬太尼出口,作為美國降低對中關稅的交換籌碼。不過中國態度強硬,將 3 項要求全數拒絕。

當前熱搜:再傳閃兵!修杰楷等人入列 前輩「萬老師」郭昱晴給建議了!

上(9)月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為 0 。 圖 : 翻攝自騰訊網

上(9)月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罕見為 0 ,是近七年來首見;儘管數據來看中國整體大豆進口量創新高,但主要來源改為巴西與阿根廷,將美國大豆徹底排除在外。此舉對美國農業打擊沉重,恐令美國農民損失數十億美元。

除了農產品,中國也在戰略資源上出招。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顯示,9 月稀土磁鐵出口量下滑 6.1%,終止連續三個月的增長。稀土作為半導體與國防工業的關鍵材料,此舉不僅影響美國供應鏈,也讓歐洲國家感受到緊繃氣氛。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顯示,9 月稀土磁鐵出口量下滑 6.1%。圖:翻攝中新社(資料照)

至於芬太尼問題,川普要求中國全面禁止出口,但中國強調早已實施嚴格管制,並與國際機構合作遏止非法交易。文章指出,中方認為,美國此舉是在將美國國內毒品濫用問題「甩鍋」中國,缺乏實際解決誠意。

現正最夯:藝人閃兵案延燒!「這幾人」超過36歲免補服役

從2018年貿易戰爆發以來,美國透過加徵關稅施壓中國的策略效果有限,而中國市場的多元與韌性也讓美國農業與製造業承受反噬壓力。如今,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就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作出裁決,若判決不利於美方,部分關稅可能被迫取消,中國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將更為充足。

僅去年一年,美國因芬太尼過量死亡人數超過 7 萬,平均每天奪走 200 條生命。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