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以下簡稱林保署)今表示,密切關注燕子口堰塞湖動態,水位持續升高且壩體滲漏,構成潛在威脅。相關單位已啟動最高警戒,協同各方專家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並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降低對自然環境的衝擊。

林保署指出,正對轄區內的燕子口堰塞湖保持高度戒備。根據今(21)日監測報告,此座約40公尺高的堰塞湖,目前水位已攀升至267.06公尺,距離壩頂溢流僅約2.94公尺。湖面擴及11.1公頃,蓄水量已達195萬噸,距離230萬噸的滿庫容量僅剩35萬噸。最令人擔憂的是,壩體下方持續有滲流現象,這使得壩體結構在短期內出現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對周邊及潛在下游區域構成不容忽視的風險。

當前熱搜:中國這公司竟搞「獨立」! 安世半導體遭荷蘭接管 北京分部拒接「外部指示」

為提升即時應變能力,林保署已於昨(20)日會同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緊急完成了湖區水位計的架設作業。並於昨日下午6時順利將監控面板系統開發上線。此系統整合了中央氣象署的即時雨量數據,詳細列出過去24小時的降雨情況;同時也呈現水位觀測站的水位及蓄水體積數據,提供過去24小時的水位變動趨勢。此外,系統更串接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設置於台8線的閉路電視(CCTV)影像,讓相關單位能同步監看隧道溢流口與堰塞湖天然堆積壩體的最新動態,這些措施都顯著提升了監測精確度與警戒效率,為管理及評估潛在風險提供了重要依據。

林保署深知湖區水位會受到降雨、壩體滲漏及橋面溢流等多元因素影響,水位變化難以精準預測。因此,要準確判斷未來溢流時間或是否發生管湧破壞,仍需持續密切觀察與審慎評估。相關單位將持續發布緊急通報單、紅色警戒細胞廣播簡訊及新聞稿,向各級機關與周邊居民發出警示,務必加強警戒。林保署將會同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此一潛在的環境地質災害,致力於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並確保遊憩區域的安全。

燕子口堰塞湖動態,水位持續升高且壩體滲漏,構成潛在威脅。   圖:林保署/提供

燕子口堰塞湖動態,水位持續升高且壩體滲漏,構成潛在威脅。   圖:林保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