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 17 日對烏克蘭目標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行動。據美國媒體《軍事觀察》報導,俄軍以俗稱「鴨嘴獸」蘇-34 轟炸機為主力,進行了 109 次空襲,投放了超過 6,000 枚炸彈,其中 4,941 次為單獨攻擊。

蘇-34 轟炸機是俄軍對烏克蘭作戰的主力機型。作為蘇-27 戰鬥機的深度改進版本,它具備現代戰機中最長的航程和最高的武器攜帶能力,專注於地面目標的打擊。

其雷達反射面積與巡航導彈相當,再加上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和高機動性,使其在高強度作戰中依然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

掛載導彈的俄軍蘇-34「鴨嘴獸」戰機 。 圖 : 翻攝自新華網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蘇-34 承擔了大量空襲任務,成為烏軍防線的最大威脅之一。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截至今年 10 月,俄軍已接收了 200 架蘇-34 轟炸機。然而,烏克蘭方面宣稱,俄軍已損失了 37 架蘇-34,但這一資料未被俄方證實,不過,俄軍每年約 30 架的生產能力足以彌補戰場損失。

在此次空襲行動中,俄軍大量使用了滑翔制導航彈。這種彈藥射程約 70 公里,能夠精准摧毀地下掩體和堅固工事,被烏克蘭前線人員形容為「額外的毀滅性力量」。

現正最夯:藝人閃兵案拘提撲空! Energy坤達今晨搭機離境 柯佳嬿:出國工作

滑翔制導航彈的技術特點使其幾乎無法被烏克蘭防空系統攔截,進一步加劇了烏軍的防守壓力。蘇-34 轟炸機作為滑翔彈藥的主要投擲平台,每次任務都能攜帶大量彈藥,在適當距離投擲後迅速返航,再次掛彈出擊。這種高效的迴圈作戰模式已成為俄軍空襲行動的核心操作。

俄軍蘇-34「鴨嘴獸」戰機編隊。 圖 : 翻攝自中新網

與此同時,蘇-34 的外銷也在逐步展開,這不僅提升了俄羅斯軍工的國際競爭力,也為其軍事工業注入了更多資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蘇-34 轟炸機的設計理念與西方多用途戰機有明顯差異。西方國家更傾向於研發兼具空戰與地面打擊能力的戰機,例如 F-35。而蘇-34 則專注於地面目標的摧毀,以大航程和大載彈量為優勢。

俄軍蘇-34「鴨嘴獸」戰機 。   圖 : 翻攝自俄羅斯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