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計劃最快自 2026 年起調高簽證手續費,以反映行政成本上升並與歐美標準接軌。由於台灣人短期入境日本享有免簽待遇,預料此次調整影響不大。不過,日本同時研議對免簽旅客實施「電子旅行認證制度」(JESTA),該項措施可能收費。
《日本經濟新聞》與《朝日新聞》報導指出,隨著訪日外國旅客人數持續攀升,日本政府希望簽證發放的行政成本能部分反映在簽證費用中,並藉由調漲簽證費緩解部分地區出現的「觀光公害」(overtourism,又譯超限旅遊)問題。漲幅將參考七大工業國集團(G7)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標準,商務與長期居留簽證也列入調整範圍。日本外務省預定今年度徵求民意,修改政令後實施。
當前熱搜:不想再跟新光人壽耗下去?傳輝達同意北市府建議「改用北士科T12」

目前日本簽證費用為一次性簽證約 3000 日圓(約新台幣 610 元),多次簽證 6000 日圓。相較之下,美國短期簽證為 185 美元(約新台幣 5670 元)、英國為 177 美元、加拿大為 100 加幣,申根區成員國如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則統一為 90 歐元。日本自 1978 年以來未曾調整簽證費用,發放人力與行政成本卻逐年上升,政府也考慮改為「申請時收費」制度,以避免部分申請人放棄取件造成浪費。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1 至 6 月)訪日外國旅客達 2151 萬人次,較去年同期的 1777 萬人次大幅成長,為半年內首度突破 2000 萬人次。日本政府推估,即便提高簽證費,訪日人潮仍不致明顯下滑,反能增加財政收入。
目前約有 120 多個國家(主要包括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入境日本須申請簽證,其中中國去年申請件數達 524 萬件,占總量約 7 成。菲律賓與越南分別為 57 萬與 32 萬件,三國合計近 9 成。若簽證費上漲,預料對這些國家影響最大。相較之下,美國、台灣、韓國、澳洲等 74 個國家與地區則享有短期免簽入境。
延燒焦點:「東北季風+風神颱風」發威!明後天雨勢最大 降雨熱區一圖看
台灣自 2005 年 9 月 26 日起實施短期免簽政策,觀光、訪友、療養、運動等目的者可停留 90 天;但若涉及就業或報酬性活動,仍須事前申請簽證。

除簽證費外,日本政府也考慮自 2026 年起調高「出國稅」(departure tax)。該稅自 2019 年起徵收,所有旅客(含日本人)出境時須支付 1000 日圓。官方考慮比照美國標準提高金額,同時下調護照申辦與換發費用,以減輕日本國民負擔。
日本預計於 2028 年啟動「電子旅行認證制度」(JESTA),參考美國 ESTA 制度,適用於享有短期免簽的外國旅客。屆時旅客須事前上網填報職業、入境目的、住宿地點等資料,經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審查通過後方可入境。JESTA 收費金額尚未確定,但若比照美國 ESTA(40 美元),預估約為 6000 日圓(約新台幣 12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