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其過去公開宣稱「我是中國人」的發言再度引發關注。對此,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張景森指出,民進黨不能再陷入「台灣人/中國人」的二分思維與膝反射對抗。他強調,鄭麗文認同中華文化與歷史連結並非問題,但若認同的是「以武力併吞台灣為目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政權」,那就不再是個人自由選擇,而是「敵對行為」。

張景森在臉書表示,鄭麗文競選期間曾強調:「未來所有台灣人都要能自豪、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她主張台灣人應重新接納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源與歷史連結,這不僅是個人政治宣示,也反映國民黨內部對兩岸關係重新定位的企圖。張景森指出,民進黨若以「紅統化」或「國民黨完了」等簡化反應看待此事,反而陷入自我設限。

現正最夯:不想再跟新光人壽耗下去?傳輝達同意北市府建議「改用北士科T12」

他分析,鄭麗文過去曾是台獨論者,如今自稱「中國人」,這屬於個人意識選擇;在文化、歷史或情感層面對「中國」懷有歸屬感,在台灣社會並非不能理解,也應被包容。他並引述民進黨黨綱,指出民進黨承認台灣與中國在歷史、文化與經濟上的連結,但核心價值仍是「主權獨立」與「對等自主」。

張景森批評,綠營內部部分激進台派對「中國」二字懷有敵意,甚至連文化與血緣層面的認同都排斥,這樣的狹隘立場會推開中性選民,製造更深對立。他呼籲,民進黨應清除這類不寬容言論,重回包容多元、尊重歷史的立場,才能成為真正領導台灣社會的政黨。

他強調,民進黨面對鄭麗文「要讓台灣人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的主張,不應再以「中國爛、沒什麼好自豪」這類膝反射式反應對抗,否則只會強化內部分裂。他指出,「文化認同可以多元,政治效忠必須唯一」,真正的區別在於「是否效忠中共政權」。

當前熱搜:「東北季風+風神颱風」發威!明後天雨勢最大 降雨熱區一圖看

張景森提醒,不能僅因鄭麗文的言論就將她視為敵人,應觀察她日後行動;若其政治上效忠北京、協助中共影響台灣命運,那就不只是政黨政敵,而是「人民的公敵」。他最後強調,民進黨若能遵守黨綱原則,尊重文化多元但堅守主權立場,就能團結包括文化上仍認同中國、但政治上珍惜民主與自由的所有台灣人民。

前政務委員張景森在臉書發表評論,對於「中國」二字的複雜脈絡應當把「中國文化」和政治忠誠分離。   圖:翻攝自張景森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