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X 帳號「visionergeo」與「KyivIndependent」等來源披露,美國軍工產業已於近日正式公開一款專為「戰斧」巡弋導彈設計的新型機動發射裝置。此系統具備高度機動性與緊湊設計,單一發射容器可同時發射最多四枚「戰斧」導彈,被軍事觀察家普遍認為極有可能是未來若美國政府批准,將提供給烏克蘭的版本,用以顯著提升其對俄羅斯縱深目標的遠程打擊能力,據傳,五角大廈已擬定計劃,一旦總統川普做出相關決策,即可進行「戰斧」導彈的轉移或銷售。

X 帳號「NikITa_32156」提及,稱為 X-MAV 的自主發射裝置,據稱在機動性上超越了美軍現役的 MRC Typhon 提豐系統,並能整合多種武器,包括 MLRS 多管火箭系統、PrSM 精確打擊導彈以及 Switchblade 600 無人機。該平台配備自主作戰系統與強勁電力供應,顯示其設計目的在於適應複雜且高強度的戰場環境。此舉被視為回應烏克蘭長期以來對獲得遠程打擊武器的迫切需求,特別是能夠威脅俄羅斯境內關鍵戰略目標的能力。
全站首選:買了42架陣風、48架可汗還不夠! 印尼決定再買中國殲-10戰機
「戰斧」巡弋導彈本身為一成熟且久經戰場驗證的武器系統,根據 X 帳號「visionergeo」貼文中的技術數據,其長度為 20.5 英尺(約 6.2 公尺),採用渦輪噴射發動機,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 550 英里(約 885 公里),最大射程可達 1,550 英里(約 2,500 公里)。此一射程意味著若烏克蘭獲得此系統,包括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在內的俄羅斯西部廣大地區,都將被納入其潛在打擊範圍內。

然而,針對「戰斧」導彈的轉讓與效用,網路上也存在不同觀點,X 帳號「KomissarWhipla」則提出幾點質疑,他指出截至 2025 年 10 月,「戰斧」導彈已超過十年未配置核彈頭,且其操作極度依賴美軍的直接支援,包括情報與目標標定數據,並非烏軍能完全獨立運用。此外,他認為無論是美國或其盟友,均難以供應足夠數量的「戰斧」導彈以從根本上扭轉衝突局勢,有專家推估,美國只能提供烏克蘭 20 到 50 枚的戰斧導彈。

美國軍工產業已於近日正式公開一款專為「戰斧」巡弋導彈設計的X-MAV 新型機動發射裝置。 圖:翻攝自 X 帳號 @TwilightDe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