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不只是大氣,連海洋都越來越熱了,對此,氣象署指出,除了海表面溫度之外,海平面以下的次表層海溫也正在悄悄升高,當在海表面溫度升高之前,次表層海溫就會先出現變化,長期海溫升高除了會影響天氣,還會對生態和漁業造成嚴重衝擊。根據美國的最新資料顯示,過去5年的次表層海洋暖化比平均值高出0.9度,也成了1979年以來最高的紀錄。
氣象署在粉專「報氣候-中央氣象署」指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海洋的溫度變化比陸地小,可以調節地球的溫度,然而近年受到暖化影響,不只是大氣,連海洋都越來越熱了,除了海表面溫度之外,海平面以下的次表層海溫也正在悄悄升高。
全站首選:新壽T17、T18突襲動土 李四川:不願意解約就讓市府與輝達啟動備案
所謂的次表層是指海面下0 ~ 300公尺的範圍,這片區域就像海洋的「儲熱倉庫」,可以吸收並儲存全球 90%以上的多餘熱量,而這裡的海水溫度,不僅反映海洋內部儲存與釋放熱量的過程,也會直接影響短期天氣現象,甚至決定氣候系統的長期變化。
在海表面溫度升高之前,次表層海溫就會先出現變化,可作為聖嬰現象(ENSO)發展的前兆參考,當次表層海溫變高,就會成為颱風的養分,讓颱風快速增強,甚至可影響亞洲與印度季風的強度,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溫暖的海水長期累積下來,還會助長海洋熱浪,導致珊瑚白化,衝擊生態、漁業以及沿海地區的安全。
根據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氣候預測中心(NOAA CPC)最新報告,從2020年起,北太平洋100公尺深處的海溫比平均值高出0.9度,2024年起,溫度異常的現象延伸到海面下300公尺,而過去5年的次表層海洋暖化,也成了1979年以來最高的紀錄。
因此當海洋持續升溫,這不只是「海水變熱」的問題,更是全球氣候系統發出的警鐘。面對這股無聲卻不可忽視的次表層海溫增暖,我們必須加速採取行動,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升海洋觀測與監測能力、推動海洋生態保護,以及落實氣候調適與風險管理措施,以減緩氣候暖化帶來的潛在影響。

近年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不只是大氣,連海洋都越來越熱了,對此,氣象署指出,除了海表面溫度之外,海平面以下的次表層海溫也正在悄悄升高。 圖:取自報氣候-中央氣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