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澳洲前總理莫里森今(8)日在「2025台北安全對話」提及中共軍事準備議題,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表示,感謝莫里森前總理再度來台為台灣發聲,其警示值得嚴肅看待。他強調,2027-2032年是風險評估的「能力節點」,而非開戰的「時間表」,台灣正積極推動「整合嚇阻」,讓任何企圖犯台者清楚知道代價高到不可承受且無法達成。
陳冠廷指出,國際軍事專家與情報評估顯示,所謂「2027-2032年」是中共要求解放軍具備犯台能力的目標期程,但「能夠」與「會不會」是兩回事。他強調,台灣必須假設衝突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因此不預設特定時間點,專注把當前的防衛缺口補強。
「台灣的嚇阻不是口號,而是一套完整的整合嚇阻工程」,陳冠廷說明,在軍事領域,台灣持續提升制海、制空、制電磁與長程精準打擊能力;在非軍事領域,則強化資通訊、海底電纜與能源韌性,並推進低軌衛星通訊備援與關鍵基礎設施分散,落實全民防衛訓練。這些工作都在進行,而且會加速推進。
陳冠廷表示,在審查國防與相關特別預算時,會把彈藥與關鍵零組件庫存、機動與分散部署、國造飛彈增產與交付、後勤維保能量,以及資安與關鍵基礎設施韌性列為優先,確保每一塊錢都轉化成即時戰力。他認同莫里森前總理對台灣推動不對稱戰力建設的肯定,強調這些都是讓台灣逐步提升防衛能力的重要方向。
台灣的責任就是強化嚇阻力道、提升社會韌性、深化夥伴關係,讓任何時間點都變成對方最不划算的時間點。陳冠廷呼籲,民主夥伴共同落實供應鏈與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合作,把軍事、外交、經貿、科技與公共溝通結合起來,形成真正的整合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