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今天(10日)批復自然資源部申請,同意在南海黃岩島(國際稱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家分析,中國在黃岩島設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表面上強調維護島礁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卻可能是北京藉自然保育之名,強化對爭議海域主權宣示的策略性動作。黃岩島位於菲律賓宣稱的專屬經濟區內,長期以來是中菲主權衝突焦點,此次中國保護區設立無疑加劇南海緊張局勢。
根據中國國務院批復,該保護區設置目的在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強化生態監管和違法執法,範圍及功能區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另行公布。中國官方媒體強調,本案是保護南海珍貴海洋生態的「重要保障」,並指責菲律賓過去破壞珊瑚礁,凸顯黃岩島生態媲美澳洲大堡礁的價值。不過,從國際視角觀察,這並非單純環保舉措。《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指出,此決定可能「加劇與菲律賓的對抗」,延續中國今年2月發布黃岩島領海基線後的擴張步伐。菲律賓軍方早在1月即警告,任何填海或主權行動均為「紅線」,若越界將採取緊急應對措施。馬尼拉視此為中國「灰色地帶」策略,意圖透過行政手段鞏固事實控制,阻礙菲律賓漁民傳統捕撈權益。
南海爭端牽涉多國,美國、日本及澳洲等盟友頻頻介入巡航,譴責中國「軍事化」島礁。國際分析家認為,北京此舉借環保議題迴避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仲裁,強化「九段線」主張,意在將黃岩島從爭議區轉為「中國領土」範疇。歐美智庫如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指出,類似保護區設立類似中國過去在西沙群島(國際稱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的島礁升級,表面保育,實則擴大軍事部署空間。菲律賓外交部尚未正式回應,但預料將尋求東盟及美國支持,呼籲多邊對話。
事件凸顯南海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國際社會擔憂環保名義下的主權遊戲,將進一步破壞區域穩定。

中國國務院10日批復自然資源部申請,同意在南海黃岩島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圖:截取中國政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