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兩黨在立法院強行通過統籌分配稅款修正案,倉促修法卻未與中央或地方充分溝通,最終條文設計錯誤,導致地方財政分配失衡。這絕非單純的技術失誤,而是赤裸裸的「政治粗暴」操作。它揭示出藍白仰仗多數席次的傲慢,立法並非為地方治理或合理的分配資源,而是為了在國會舞台上表演制衡、彰顯權力。國會原應是理性辯論與政策檢驗的重要場域,如今卻淪為「政黨的秀場」,甚至修出錯誤法案,足以證明立委的素質低落、專業不足,以及毫不掩飾的政治傲慢。
多數暴力踐踏專業,國會墮落
延燒焦點:朱蒲青觀點》 柯文哲交保、黃國昌繼續獨大 民眾黨走向分裂邊緣?
藍、白兩黨聯合後,掌握國會的多數席次,原本可透過監督行政展現實力。以財劃法為例,這確實是歷屆執政黨不敢碰卻又亟需改革的議題。因為只要涉及財源分配,必定牽動龐大利益與選票風險,過去常因爭議過大而不了了之。然而,藍白選擇以「暴衝」方式處理,忽視財經專業,也漠視地方需求,沒有與中央或地方討論,逕行以人數優勢通過修法。統籌分配稅款原本是地方財政命脈,涉及中央與地方財源平衡,本來就該透過專家、公聽會及各方審慎協商來決定。藍白卻以「快刀斬亂麻」自居,結果刀劍揮錯方向,修出錯誤公式,這已不是「制衡」,而是徹頭徹尾的「無能」。這樣的國會,靠的不是專業實力,而是粗暴橫行,與街頭流氓何異?
無視地方聲音,基層民眾成最大輸家
修法錯誤的結果,受害最深的不是六都,而是基層縣市。六都財源相對充裕,自給率普遍達6成以上,台北市人均可得統籌稅款達2萬元,但屏東等非六都僅9千元,城鄉差距早已存在。此次修法若錯誤延續,受害的正是藍白口口聲聲強調要照顧的基層民眾。諷刺的是,藍白一再宣稱自己是「為人民爭取資源」,卻以政治操作犧牲基層利益,說一套、做一套,形同背叛基層選民。
卸責心態,國會信任瓦解
更荒謬的是,修法出包後,藍白立委的回應簡直是侮辱人民智商:不是說「技術問題」,就是輕描淡寫地喊「再修就好」。甚至有人轉嫁責任,推給過去民進黨的財政政策。這種態度毫無歉意,更沒有反省自己立法失能的自覺。當立法院變成政治表演的舞台,當修法失誤只被視為「再修一次」的兒戲,人民如何對國會產生信任?
多數不是免死金牌,粗暴終將反噬
藍白若真的認為多數席次就是「正義」,那麼這場修法風波已是最清楚的示警了。多數並不代表專業,更不是免死金牌。如果藍白持續踐踏專業、卸責推諉,只顧「政治算計」,終將被人民所唾棄。統籌稅款修法不僅是一次立法失誤,它更揭露藍白把國會淪為政治秀場的墮落樣貌。人民或許無法立刻以罷免方式清算,但這樣的粗暴修法,必然會在下一次選舉化作沉重代價。民主制度若淪為「多數即正義」的表演,終將走向崩壞。藍白要記住,人民的容忍只有一次,不會次次都給予放縱。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

民眾黨主席兼黨團總召黃國昌。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