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以收購旗下子公司「中芯北方」 49% 股權為由,於當地時間 8 月 29 日發布停牌公告。當地時間 9 日,中芯國際正式迎來復牌,但該公司股價卻遭遇重挫,暴跌超過 10%,預估市值蒸發超過 800 億元人民幣 ( 折合新台幣約 3408.5 億元 )。有外媒分析認為,造成中芯國際股價暴跌的主要原因,與外界對股權稀釋的擔憂以及該公司產品良率不足等原因有關。

根據《大紀元時報》報導,中芯國際日前以收購其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 49% 股權為由,宣布暫時停牌。當地時間 8 日晚間,中芯國際再次發布公告,宣布將以每股 74.2 元人民幣 ( 折合新台幣約 316.14 元 ) 的價格發行新股。然而,許多投資人質疑中芯國際發行新股的行為可能引發股權稀釋的現象,投資市場也因此失去對中芯國際的信興,導致其股價在 9 日出現暴跌。

持續更新:美挺委國敵人! 委F-16逼近美艦隊 美2戰機飛過圭亞那首都相挺

受美國政府擴大對中國晶片禁令影響,傳出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將採用17奈米製程。 圖:翻攝自中芯國際官網

該報導也引用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的最新財測報告指出,受到該公司產品良率持續偏低的影響,中芯國際 2025 至 2027 年 AI GPU 相關業務預估收入大幅下滑,從原先預期的 1.46 億元、 2.12 億元以及 2.87 億元降低至 5,850 萬元、 9,400 萬元以及 1.36 億元人民幣。

該報告表示,中芯國際目前主要的代工項目是華為 Ascend 910B 晶片,每月約能生產 7,000 片晶圓,但良率僅為 30%。該報告認為,中芯國際的 AI 晶片產能可能在 2027 年提升至每月 1.8 萬片,預估最高良率可能達到 70%,但仍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中芯上海廠 圖﹔取自中芯國際官網

該報告指出,中芯國際面臨良率瓶頸的主要原因,與美國對 EUV 光刻機的進口禁令有關,推測在無法取得荷蘭 ASML 最新光刻機的情況下,中芯國際僅能透過 DUV 的多重曝光技術才能實現 7 奈米的晶片製程,「晶片製程步驟繁複、成本持續上升但仍無法提升良率,是中芯國際目前所遭遇的最大瓶頸」。

該報導表示,在產品良率不足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的單位成本遠高於其他國際競爭對手,「如果不能同步提升售價,該公司的毛利率將長期受到壓迫;若無法在斷其內顯著改善產品良率,中芯國際就可能難以擺脫『規模增長但效益停滯』的窘境」。

中芯國際於當地時間 9 日正式復牌,但復牌首日股價重挫超過 10% 。有外媒分析認為,造成中芯國際股價暴跌的主要原因,與投資人擔心股權稀釋以及該公司產品長期良率不足等原因有關。   圖:翻攝自香港《巴士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