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9 日,以色列派遣 15 架戰機飛往卡達首都多哈,對哈瑪斯在當地設立的據點發動空襲,以色列國防軍與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 ( 辛貝特 ) 也在第一時間發布聯合聲明,對此次打擊哈瑪斯據點一事進行說明。然而,許多網友卻對為何此次行動與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 ( 摩薩德 ) 無關感到好奇,一位中國軍事專家也藉此機會,對以色列的 3 大情報機構進行了完整的分析。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裝甲鏟史官」發布文章表示,以色列國內總共有 3 大情報機構,分別是被稱為「辛貝特」的國家安全總局、情報和特殊使命局「摩薩德」以及以色列軍事情報局「阿曼」。「裝甲鏟史官」稱,雖然上述 3 個機構都負責與情報相關的業務,但卻存在較細微的分工,每個機構的主要業務方向不盡相同。
持續更新:震撼整個中東! 以15戰機射10導彈轟卡達 專家 : 將造成這3重大影響

「裝甲鏟史官」指出,辛貝特成立於 1949 年,主要負責預防、打擊以色列境內恐怖活動、應對間諜滲透問題、解決以色列內部安全威脅,同時承擔保護國家機密與重要領導人等任務,主要業務範圍包含以色列本土、巴勒斯坦地區、加薩地區以及約旦河西岸地區,是以色列應對國內情報、反恐威脅的主要機構。「裝甲鏟史官」認為,如果以美國政府機構為例,辛貝特就是以色列版的「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
與「辛貝特」不同,「摩薩德」的業務範圍則偏向海外,負責在以色列境外的情報收集、間諜活動、秘密行動以及暗殺計畫,並推動以色列對外國的外交與秘密談判。「裝甲鏟史官」表示,由於「摩薩德」的業務主要都在海外地區,該機構的性質更類似於「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 )。

「阿曼」則是隸屬於以色列國防軍的情報機構,主要負責軍事戰略分析、作戰情報蒐集、預測戰爭風險以及支持軍事行動等業務。由於該機構有軍方背景,且側重於軍事戰略,「裝甲鏟史官」認為其定位與「美國國防情報局」( DIA ) 較為相似。
「裝甲鏟史官」表示,雖然此次對卡達首都的襲擊行動涉及海外事務且有軍方背景,但打擊哈瑪斯這個「國內恐怖分子」應是辛貝特的主要職責,強調此次事件由辛貝特主導仍在情理之中。

「裝甲鏟史官」稱,自從哈瑪斯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對以色列發動襲擊後,時任辛貝特局長羅南.巴爾 ( Ronen Bar ) 就曾公開宣示將針對位於卡達、土耳其與黎巴嫩等地的哈瑪斯高層幹部發動打擊。然而,巴爾卻因長期缺乏實際成績,頻頻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爆發矛盾。最終,巴爾於今年 6 月 15 日正式辭職,由大衛.齊尼 ( David Zini ) 接下新任辛貝特局長的職務,辛貝特也在齊尼的領導下,發起了此次打擊卡達哈瑪斯高層幹部的行動。

雖然辛貝特前局長巴爾曾宣布將針對位於卡達、土耳其與黎巴嫩哈瑪斯高級幹部發起打擊,但遲遲未取得實際成果,於 6 月 15 日辭職。 圖:翻攝自 騰訊網 裝甲鏟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