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軍事施壓不斷,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魏特曼今天表示,五角大廈應以風險考量決定軍售訂單的交付順序,而非下單順序;若在中國對台採取行動後才交付,就毫無意義了。他並呼籲美政府加速對台技術轉移。
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今天舉辦「數位前線:打造具網路韌性的台灣」(The Digital Front Line: Building a Cyber-Resilient Taiwan)座談會,由前國民黨立委、現為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的許毓仁擔任主持人,共和黨眾議員魏特曼(Rob Wittman)、國民黨立委陳永康及網路安全專家等人與會討論。
當前熱搜:柯文哲要推「考上司法官先關1週」律師諷柯應裝葉克膜 網酸:法醫表示....
魏特曼以拳擊為例說明,最強大的嚇阻力不一定來自好的防守,而是來自好的攻擊,要讓對方明白如果採取行動將面臨什麼樣的反擊,「這是我們確保能嚇阻中國的最好機會」。
「我們不想要衝突…但軟弱會招致衝突,力量才能嚇阻衝突」,他認為,若兩岸之間發生什麼事情,「將從網路領域開始」,因此必須確保在網路方面的嚇阻力,嚇阻中國對台採取行動。他相信,美台將建立強大夥伴關係,以確保這點。
魏特曼透露,他於2023年訪台,當時正值前總統蔡英文任期尾聲,兩人進行對話後,他在一場記者會上談及美台關係。但他回到美國後,網路隨即出現他力挺民進黨候選人的影片。
他說,這是中國利用那場記者會的片段所製作的深偽影片。
魏特曼強調,美台之間的合作不僅是硬體、系統方面,更重要的是軟體方面。軟體將以資料為驅動,要確保能即時運用資料,確保台灣和美國蒐集的資料可用於台灣的系統,以獲知如何嚇阻中國,並讓美國獲得更多的「狀況認知」(situational awareness),「這會是關鍵所在」。
至於美國對台軍售交付延宕,魏特曼表示,五角大廈應該依照風險和需求考量來決定交付順序,不僅是按照下單的時間先後。如果在中國對台灣採取行動後才把訂單交付完成,「那就毫無意義了」。
他認為,五角大廈也清楚這點。「我們必須這麼做,才能發揮影響力」,透過及時交付武器形成嚇阻效果。
另外,魏特曼指出,美國政府應加速推動技術轉移,讓台灣具備自主生產的能力,特別是消耗品或相對簡單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