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安全部公眾微信號4日公布了近期宣稱破獲的數起「台灣間諜案」,其中有一起是曾經來台留學的中國學生遭「美人計」策反洩密的案例,這名年僅18歲的中生與比他年長16歲的「學姊」交往,期間向對方洩露近百份中國國防科研機密,最終落網被捕。對此,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以他過去在中國多年的採訪經驗,國安部說的這起案例很有可能是「假案」,因為無法解釋的點實在太多。

矢板明夫4日深夜在臉書分享中國國安部同日在微信公眾號的通報,他發文寫道:「《北京日報》等中國媒體報導了這件事,一名18歲的中國人『小哲』,以交換生身分赴台灣一所大學學習,在一次聚會中,結識了一名自稱『學姊』的女子,對方主動接近並頻頻示好,刻意營造『曖昧氛圍』,經常約小哲逛街、吃飯,漂泊在外的小哲越來越依戀『學姊』,很快兩人開始交往。」

當前熱搜:柯文哲要推「考上司法官先關1週」律師諷柯應裝葉克膜 網酸:法醫表示....

報導提到,小哲返回中國後,進入一處涉密重點實驗室工作,而這名「學姊」以關心其行蹤、學業為由,多次要求他拍攝實驗室現場,或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但不久後,對方索取的內容從一般資訊,逐漸升級為實驗數據和科研機密,小哲曾試圖脫身,卻被「學姊」用已經洩密為由,對其恐嚇,他無奈只能繼續配合。中國國安機關調查發現,所謂「學姊」實為境外間諜情報人員。

報導指稱:「學姊」比小哲年長16歲,她以美人計長期操控小哲,導致他洩露國防軍工領域近百份情報,並獲取報酬4.5萬人民幣(約19萬台幣),最終小哲被捕。」矢板明夫吐槽:「這篇稿子的內容過於離奇,該詳細的地方不詳細,沒必要詳細的地方非常詳細。讓人讀完之後,只記得『間諜學姊比小哲大16歲』,竊取機密的方法、對國家的危害、如何被偵破等,都語焉不詳。讓人覺得十分不真實。我如果是報社編輯的話,這種稿子一定會退回去,讓記者重寫。」

矢板明夫質疑:「首先,讓人產生疑問的是,在中國要想進入涉密重點實驗室工作的人員,一定要通過嚴格的政治審查。剛從台灣留學回來的人是非常難被錄取的。另外,在中國涉密工作人員的手機、電腦通常被監視,不知道這位小哲是用什麼方式將近百份的國防軍工情報傳給學姐的。還有就是,近百份機密情報僅獲得了19萬台幣的報酬,平均一份不到2000元,這個價格也未免太便宜了吧?」

矢板明夫分析:「根據我在中國採訪的經驗,我認為這個案例,很可能是中國官方為了宣傳防諜意識,弄出來的假案。這位小男生工作的部門也許和軍方有一點點關係,但根本算不上什麼特殊單位。中國的國安部門把一對情侶之間的書信郵件往來,硬說成是竊取國家機密,把女朋友資助小男友的零花錢,說成了間諜的報酬,屈打成招。在中國的國安部門破獲的所謂間諜案件,大部分都是這種冤假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