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批發市場今日蔬菜均價每公斤落在44.5元,菜價逐步回到穩定區間。雖然市面曾有報導將價格回跌歸因於農糧署釋出進口冷凍蔬菜,但農糧署今(2)日澄清,政府並未主動進口冷藏或冷凍蔬菜,實際原因是颱風豪雨後,產地農作物已陸續復耕上市,才帶動市場行情走穩。

回顧先前丹娜絲颱風與連日強降雨,中南部蔬菜產區災損嚴重,供應緊縮使得台北批發市場價格一度飆上每公斤69元的歷史高點。近期隨著復耕成果逐步進入市場,價格已明顯走低至50元以下,但外界質疑是「冷凍進口菜」壓價,農糧署重申,短期葉菜如小白菜、青江菜並非由政府調度,而是市場供需自然調節。

精選報導:TWICE周子瑜遭瞎傳「母討千張公關票」?網傻眼:太荒謬

農糧署說明,國內每逢夏季汛期常面臨蔬菜短缺,因而自5月起輔導農民團體將高麗菜、大白菜、蘿蔔、胡蘿蔔與洋蔥等耐儲蔬菜進行冷藏貯存,必要時再配銷至各大賣場及批發市場。但外界傳聞政府釋出冷凍小白菜或青江菜的說法,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

農糧署以數據佐證其說法,指出隨著8月下旬產地復耕的蔬菜逐漸採收上市,台北批發市場在8月下旬的每日平均菜價,已從上、中旬的每公斤54.5元,回落至46元,跌幅達15.6%,顯示整體價格已在回穩。至於部分短期葉菜類價格跌幅較深,主要是因為部分復耕的青江菜、蚵仔白等到貨品質不一,才使得短期葉菜類的平均交易價來到34.9元,此價格雖較近5年同期低了18.3%,價格波動明顯,但整體仍處於汛期合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