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鬆綁的日本福島食品禁令政策,食藥署姜至剛一句「去年有600多萬台灣人赴日本在當地也吃得很開心」,引發失言爭議。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2)日緊急出面緩頰,她以一句「我失言應該比他多吧?」自我解嘲,並重新詮釋其說法,強調若國人在日本都能安心食用,回到台灣有我國食安法規的把關,民眾應可更加放心。

這起言論風波,源於食藥署預告將全面廢止福島等五縣市的食品輸入禁令,回歸一般性管理。姜至剛昨日為政策辯護時指出,過去14年來,邊境已檢驗超過26.3萬批次的日本進口食品,其結果不僅符合我國標準,也符合日本國內標準,不合格率為零。他接著提及國人赴日旅遊的飲食情況,這番言論隨即在社會上引發討論。

延燒焦點:京華城案開庭 彭振聲:檢察官認為是圖利我就認罪

為平息外界疑慮,林靜儀今日解釋,我國對日本食品的管理,向來堅守日本國內禁止流通的品項,就絕不會進入台灣的原則。她認為姜至剛署長的意思,應是指暑假期間日本是熱門旅遊地點,如果台灣民眾在日本當地都能安心享用美食,那麼這些合格的食品進到台灣後,還需額外符合我國食安法的嚴格規範,安全保障理應更高。

而推動此次政策調整的基礎,是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的資訊與多年累積的科學證據。林靜儀指出,這幾年來對日本五災區食品的管理已逐步進行調整,這次的預告,是希望讓這些地區的食品管理方式,能恢復到與其他國家進口食品相同的正常化途徑。

回顧此項管制,是源於民國100年日本因311強震海嘯引發的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事件。事故至今已14年,目前全球僅剩台灣、中國、韓國與俄羅斯等仍維持相關管制措施。食藥署在評估報告中認定,因食用日本進口食品所產生的額外輻射曝露風險屬於可忽略的程度,因此於8月29日正式預告草案,將展開為期60天的意見蒐集期,相關時程最快可能在今年底前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