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在 8 月 1 日即將上路的「對等關稅稅率不會低於 15%,這意味著各國將面臨的關稅下限正在提高。此為川普更積極地對迄今尚未達成貿易協定國家的態度。

《彭博社》報導,對等關稅架構不再維持原先的全面 10%,而是從 15%開始、最高達 50%,並排除與各國逐一談判的模式。週二,川普宣布對日本的關稅從 25%降至15%,以換取日本取消部分對美進口品的限制,並承諾支持一項 5,5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美方將獲取當中的 90%利潤。這使得包括韓國、印度和歐盟成員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仍努力在關稅生效前達成協議。

延燒焦點:川普:對日關稅可降至15% 日須投資美US$5,500億

不過,川普在自己社群媒體的發文,也透露關稅談判的玄機。他先是說日本有史以來對美全面開放市場,包括汽車、休旅車、卡車,還有所有其他產品,「甚至連農產品和稻米都開放了,過去稻米可是絕對禁區」,隨後又發文稱,印尼也同意向美國全面開放市場,並強調「這就是關稅的威力!如果沒有關稅,想讓其他國家開放市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永遠對美國採取零關稅!」

之後又發文指出,「只有在其他國家願意開放市場時,才會降低關稅,若不開放就會課更高關稅,『日本市場現在已全面開放(有史以來頭一次),美國企業將會欣欣向榮』。」

川普週三(23)日在自己社群平台上貼文連發,隱隱透露出調降關稅的條件。 圖:川普的Truth Social

歐洲盼效仿「日本模式」

歐盟期待仿效日本的模式,以避免在 8 月 1 日起受到美國對其聯盟 27 國的進口產品課徵達 30%的關稅。據《路透社》引述兩名歐盟外交官表示,飛機、木材、農產品及部分藥品等產業可能免關稅。不過,對於 50%的鋼鐵關稅,華府似乎不願意降低。

白宮目前尚未回應。川普貿易顧問納瓦羅表示,歐盟的報告應「謹慎對待」。

先前,歐盟委員會表示,若未能達成協議,將繼續採取可能的反制措施。週四,歐盟成員國將就 93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反關稅措施進行投票。他們表示,絕大多數成員國支持在無法達成協議下,使用反關稅脅迫的手段。

此外,由於美日達成汽車關稅協議,給了歐盟對美國在這項問題上做出讓步的希望,汽車股領漲歐股市場。先前,歐盟官員曾表示,華府方面幾乎沒有任何讓步的跡象。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日本獲得 15%的汽車關稅是因他們願提供創新融資的機制,這項其他國家可能無法複製。

小國的「10%」會上調?

川普本月稍早曾說,超過 150個國家將收到一封關稅信,稅率「可能是 10%或 15%,我們尚未確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週日(20日)也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透露,包含「拉美、加勒比海和許多非洲國家在內的小國,將適用 10%的基準稅率。」川普四月首度宣布對等些關稅時,幾乎對所有國家的稅率也是 10%。

川普週三表示,將對部分國家實施非常非常簡單的關稅,因為國家太多了,「不可能與所有國家都達成協議」。但表示,如果他們同意向美國企業開放聯盟,將可獲得較低的關稅。

美對中關稅期限可能延長

對於中國方面,貝森特日前表示,原訂 8 月 12 日後恢復課徵的高關稅,時程可能以 90天為單位順延。美中高層將於本月 28、29 日在瑞典會談,討論農業協議與安全議題,並嘗試重啟四月休兵後停滯的合作架構。

今年四月,川普對中國商品大幅提高關稅,實質稅率達 145%,中國亦對美進口商品反擊性地徵收 125%的關稅。隨後,雙方在五月瑞士日內瓦展開首度會談後,同意各調降關稅 115個百分點。上月底,在英國倫敦舉行會議後,美中貿易官員重申初步協議的共識。

貝森特在《Fox Business》的訪談中表示,他希望這次會談能觸及其他潛在共識領域,包括要求北京減緩當前「製造業過剩」的情況,並專注於建立一個以消費為主導的經濟。此外,也希望與中國討論其能減少購買「被制裁的俄羅斯與伊朗石油」,及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所扮演的協助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