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遭遇政治危機時,台灣民眾站出來唱這首島嶼天光的歌,互相鼓勵,共渡難關。護衛台灣。多年前我們就唱過這首歌,現在又重新再唱。我們還需要再唱多少次? 那就要看這次罷免國民黨立委的結果了。如果仔細檢視藍營「選民」的組成,就能清楚發現,藍營選民主要分為兩大派別,分別支持不同類型的國民黨「立委」。除非兩種勢力都能在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中被嚴重擊垮,否則將來重唱 「島嶼天光」之歌就成為必然。
藍營選民結構可分為兩大類。中央派系和地方派系。國民黨中央派系是蔣介石帶到台灣的政黨,其核心成員是跟隨他從大陸來的外省人。他們原本都是反共的,準備反攻大陸。隨著時間的推移,蔣介石政府他們用戒嚴法統治台灣三十多年。他死後,他的兒子蔣經國繼承了統治地位。在台灣民眾的抗議和國際壓力之下,蔣經國意識到用軍事戒嚴手段壓制台灣人民將是有害的,回歸中國的可能性不大。在蔣經國執政期間,他推動 “催台青” 本土化政策,起用臺灣籍青年菁英擔任政府要職。 他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作為對付中共的原則。他過世後,國民黨首次由台灣本土人李登輝執政,並開放總統直選舉,台灣進入民主化進程。
此後,台灣人們投票選出了 4 位兩任的前總統和現任總統. 民選總統只有一位“馬英九” 是外省人。民主化後的國民黨11位主席大多出生在台灣,只有馬英九出生在香港。連戰生於陝西。連戰母親是外省人,父親是台灣人。馬英九和洪秀柱 父母都是外省人,朱立倫父親是外省人,母親是台灣人。 雖然的國民黨主席大多出生在台灣,大多有台灣血緣背景,但遺憾的是,國民黨對中政策是由外省人馬英九確立的 “化獨漸統” 路線,其他主席似乎對國民黨對中政策影響不大。馬英九政府在執政期間採取了強烈的促統政策, 讓中共有藉口,強力的干涉台灣政局。導致當前政局的亂象。
第一代外省籍選民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老去,如今在台灣出生的第二代外省籍選民,他們對大陸的情感依然濃厚,歷次選舉都投給藍營候選人。第三代甚至第四選民對大陸的情感被大大稀釋了。他們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他們的投票行為常常激怒了他們家族的老一輩。這現像在2016年大選中尤為明顯。許多年輕一代的 “外省” 選民忽視被父母斷絕關係和驅逐出家門的威脅。投票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現在參與罷免藍營「立委」連署的民間團體,許多都是以「外省」年青一代為主導。在他們心中,已經融入了認同台灣。他們不再認為自己是「外省」年青世代。如今,藍營老一輩的選民,包括理性、經濟、知識分子真正的認識到親中國民黨過去一年立法的立場主要是為了破壞台灣的憲政,削弱國防、行政權、司法權以及其他政府部門的權力。試圖用立法權來凌駕於整個政府結構之上,完全無視治權分立、相互制衡的機制。
國民黨內部外省籍黨員現在分裂為 “親中和共” 派和中華民國派的兩個分支。如今,“親中和共” 派幾乎佔據了所有藍色立法院席位。他們的立法議題都圍繞著破壞台灣現行憲政。他們的行為與中共對台政策一致。他們被認為是中國同路人。中華民國派陣營的資深黨員站出來支持罷免國民黨的親中立委。這是一個重大轉折點,許多深藍選民公開表達了對國民黨的不滿。他們呼籲團結起來,守護台灣,守護民主。中華民國旗幟與台獨旗幟齊飛。中華民國陣營與台灣獨立人士之間分裂的意識形態和民族認同最終合而為一,共同肩負起守護台灣、守護我們民主政府和社會的使命。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性的事件。
在農業區,國民黨透過農會, 水利會, 農產經銷會, 和地方經濟組織的利益分配來控制黨組織。 用利益輸送收買政治家族, 財團, 建商, 宗教, 幫派, 來操縱黨的選舉機制和組織。地方政客有許多重疊的歸屬,有時無法將他們的歸屬進行分類. 國民黨中央接合地方派系繼續製造爭端,損害國家。處理地方派系的問題比較複雜,因為其中存在著複雜的利益關聯,很難打破。可見,在地方立委罷免連署過程中,要突破罷免門檻已是難上加難。第二階段罷免藍營立委連署我們看到更多公民團體遭暴力恐嚇和發生衝突。這次罷免立委的選舉,成功或失敗或許能提供我們參考和理解,國民黨地方勢力如何對政局產生長遠的影響。 以及我們如何應對這些影響以確保國家安全。
在明天的罷免投票中24席國民黨區域立委, 與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將面臨罷免。在罷免投票的最終目的是罷免不合格的立委,在罷免後的第四階段補選,選民必須重新選出新的立委,確保政府正常運作。我們需要看看有多少藍營選民支持的立委, 白營支持的市長會被成功的罷免,有多少受地方勢力支持的立委被罷免成功。選民中還有多少支持藍營的選民。這些資訊對於即將到來的補選舉十分重要。補選不要再選出這些地方勢力支持的候選人是最終目標。
如果國民黨的支持率仍然強勁,我們需要一個更強大的護台在野黨聯盟與藍白陣營立委候選人競爭。將護台小黨聯盟組成為一個大單位是非常重要,這樣每個小黨在野黨聯盟內都可以繼續專注於自身最關心的議題,例如環境保護、人權保護、兒童母親福利、國家安全、平等權利等,他們可以提名專業專家為不分選區的立委。為了維護小黨的平等,小黨提名不分選區的立委的優先順序將輪流產生。這些小黨有機會在立法院獲得不分選區立委代表權。如果他們獲得足夠的政黨選票,除了他們就可以在立法院擁有代表,並根據政黨選票他們可以分享政黨補助款。這是初步的結構想,供大家參考。有興趣的小政黨可以聚在一起,制定一個可接受的組織方案。一起努力建立護台在野黨聯盟來取代國民黨和民眾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