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今(25日)行使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國民黨團與民眾黨團各自做成決議,都會對這次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投下不同意票。國民黨團隨即召開記者會說明不同意理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喊話,總統賴清德勢必提名第三波候選人名單,希望賴清德能尊重多數民意,跟在野黨陣營溝通協商。

賴清德提名的大法官候選人名單,繼去年12月底遭立法院三黨全數封殺後。賴清德再提名蔡秋明為司法院長、 蘇素娥為副院長,另提名蕭文生、鄭純惠、林麗瑩、陳慈陽、詹鎮榮共7人為司法院大法官,並於今天上午在立法院會行使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表決,但藍、白兩黨對7名被提名人都投下不同意票。

現正最夯:「投票查不到資料、1小時投不到20人」 江肇國揭台中選務一堆狀況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有關大法官人事案,國民黨團經過長時間的內部討論,他們的審查標準與過往相同,就是依其專業與適不適合來判斷,但國民黨團的結論,認為目前幾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尚不足以達到大法官應有的資格。

吳宗憲接著說,他在質詢大法官被提名人時一直提到,大法官對於公共政策的想法不一定要國民黨一樣,而是大法官有沒有最基本的優異法律常識,以及能不能認知大法官這個職位在憲政制度上所應做的,而不是像之前幾位大法官一樣擔任造法者的地位;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主軸,被提名人有沒有跟執政黨說「不」的勇氣,當執政黨違法違憲時,大法官有沒有勇氣說「不」。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他們發現,本次被提名人普遍缺乏司法獨立的意志與憲政信念,面對執政者權力的擴張,不僅選擇噤聲,甚至令人懷疑是否甘於淪為政治打手。這樣的人選,無法擔當守護憲法、制衡權力的重任,更遑論捍衛人民基本權利。

許宇甄批評,賴清德的提名,不是為了強化司法,而是赤裸裸地染指司法。一旦這些人選通過任命,司法院將從憲政機關淪為總統意志的延伸,五權分立將名存實亡,台灣將走向權力集中的危險處境。司法院正副院長與大法官的提名,應落實國會審查權、與朝野協商,尊重憲政程序。應尋求真正具備憲政素養、堅守司法中立、不問黨派的忠於憲法的法界人士,而非政黨的橡皮圖章。

翁曉玲也提醒,如果這次的大法官提名全數不通過,賴清德勢必提名第三波候選人名單,希望賴清德能尊重多數民意,必須跟在野黨陣營溝通協商,他們希望選出的大法官提名人能真正守護民主,作為憲法的守護人捍衛憲法價值與精神,而不是以黨意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