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晚,印度北部村莊阿卡利亞卡蘭突聞巨大轟鳴與爆炸聲,一架戰機墜落在當地玉米田,引發兩名平民死亡、兩名印度飛行員受傷逃生的悲劇。英媒最新披露指出,該戰機極可能是印度在與巴基斯坦 4 日衝突中損失的多架飛機之一,而導致其被擊落的,可能是印度內部的錯誤判斷及中國製造的武器系統。
儘管印度官方至今未正式確認墜機型號,但外國軍事情報單位已初步認定,至少有五架印度戰機在本次交火中被擊落,其中包含一架法國製造的「陣風」(Rafale)戰鬥機。儘管印度國防部對巴基斯坦聲稱「擊落六架印度戰機」提出質疑,但已承認部分損失。
現正最夯:「彩蛋」被漢光演習洩底? 美軍秘密給台灣貧鈾穿甲彈? 專家 : 其實真相是…..
根據英國《衛報》與《經濟學人》綜合報導,英媒獲得的一段演講錄音,印度駐印尼雅加達國防武官希夫·庫馬爾上尉在 6 月初一場閉門軍事研討會中坦承,印度空軍初期失利,是因政治高層下令「不得攻擊巴基斯坦防空系統」,只針對武裝分子目標。此舉使得印度戰機在面對巴軍反擊時,處於明顯劣勢。

此一戰術錯誤也在印度國防參謀長阿尼爾·喬漢將軍於 5 月底的媒體訪問中獲得佐證。他表示,印度空軍於首夜確實因「判斷錯誤」損失了數架飛機,隨後才改變策略、展開對巴基斯坦軍事設施的精準打擊。印度空軍在後期戰鬥中扳回一城,多次成功突破巴方防空網,命中數個軍事目標。
報導指出,導致印度戰機落敗的原因,除決策失誤外,還可能包括:未配備關鍵的「流星」長程空對空飛彈、缺乏電子干擾系統與最新任務資料、以及低估中國製 PL-15 飛彈的威脅能力。消息人士稱,中國可能還協助巴基斯坦提供即時預警與目標數據,大幅提升其空戰效能。

在這場戰爭中首次參與實戰的,是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口的殲-10 戰鬥機與霹靂-15(PL-15)導彈系統。這讓美國及其亞太盟友對台海可能爆發衝突時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倍加關注。這也是中國空優武器與西方主力戰機的首次正面交鋒。
然而,印度軍方內部對「陣風」戰機的表現逐漸產生質疑。有軍官指出該型戰機未能完全發揮其性能,甚至因法國達梭公司不願提供原始碼,限制了印度對戰機作戰系統的優化與調整。據傳中國外交人員更趁機在國際上打壓「陣風」,向其他國家推銷中國戰機。

面對質疑,達梭公司高層極力反駁。該公司航空業務董事長埃里克·特拉皮爾於 6 月 11 日接受《空天雜誌》(Air & Cosmos)專訪時強調:「陣風比中國任何一架現役戰機都更優秀」,並稱巴方聲稱擊落三架陣風戰機「完全不實」。
另一方面,這起事件對印度規模龐大的軍購計畫也產生衝擊。原定今年啟動的 114 架戰鬥機採購案,原本法國達梭、瑞典薩博、美國波音與洛馬公司為主要競爭者,如今變數突增。法國國會議員馬克·沙文特已向國防部提出書面質詢,要求解釋「SPECTRA電子戰系統」為何未能有效偵測與干擾中國製導彈,並詢問是否考慮開發專屬電子戰型戰機。
然而,在北印度的阿卡利亞卡蘭村,戰火留下的創傷至今仍未撫平。村民拉吉·庫馬爾·辛格在爆炸中頭部重創身亡,遺下家人靠微薄收入勉力度日,至今未獲政府補償。據當地人指控,「官員根本沒有出面探望,顯然希望掩蓋整起事件」。

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合資研發的主動雷達導引超視距空對空飛彈--「流星飛彈」(METEOR)。 圖:翻攝MDBA網站

印度空軍陣風戰鬥機在印度焦特布爾與法國空軍和太空部隊舉行的聯合演習中起飛。 圖:翻攝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