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一名戴姓男子因勃起功能障礙,自費23萬餘元接受人工陰莖植入手術,但他聲稱術後勃起長度竟從原先的18公分,大幅縮短至12.5公分,憤而向操刀的泌尿科診所提告,要求返還手術費並賠償精神損失共53萬餘元。高雄地方法院審理此案後,認為戴男提出的照片「只有鳥沒有人」,無法有效證明其術前長度,也無法確認照片歸屬,加上男性生殖器尺寸本就易受多重因素影響,最終認定其請求無據,判處敗訴,全案仍可上訴。

這起因「尺寸」引發的醫療糾紛,始於2023年2月,當時戴姓男子為了解決不舉的困擾,前往鼓山區一家泌尿科診所求助。根據醫師建議,他同意花費23萬5千元,自費進行人工陰莖植入手術。然而,戴男指控,手術雖然解決了硬度問題,卻導致長度嚴重「縮水」。他表示,術前未勃起時為12.5公分,勃起後可達18公分,但術後一年,勃起後的長度卻永久固定在12.5公分,為此他還特地前往其他兩家大型醫院檢查確認。戴男認為手術存在疏失,才造成尺寸上的減損,因此決定對診所提告,要求返還手術費用,並賠償30萬元的精神慰撫金。

當前熱搜:俄若敢開戰 北約先打「這城市」! :美國歐非司令 : 隨時把它「從地球上抹去」

面對指控,該泌尿科診所於法庭上堅稱手術過程並無任何不当。診所方面強調,在手術前已明確告知戴男,該手術是「將1對可彎曲式圓柱體置入兩側陰莖海綿體內」,並提醒術後的外觀、硬度與長度,可能無法完全達到手術前正常勃起時的狀態,已盡到告知義務。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仔細檢視了雙方提出的證據。法官指出,戴男雖提供了兩張號稱是自己術前的生殖器照片,但這些照片存在兩大證據力缺陷。首先,照片中沒有擺放任何可供對比的測量工具(如尺),因此無法客觀判斷其宣稱的18公分是否屬實。其次,照片「只有鳥沒有人」,無法從畫面中辨識出「鳥主」確實為戴男本人,證據連結性薄弱。

法官進一步解釋,男性生殖器的長度本來就非恆定不變,其尺寸會受到外部環境溫度、測量時間點、性生活頻率、生理興奮程度,以及個人的年紀、心理與內分泌狀況等多重因素影響而產生變化。因此,無法單憑特定時間點的生殖器長度,就此推斷其在所有狀況下的標準長度。綜合所有事證後,法官認定戴男的舉證不足以支持其主張,故判其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