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三峽78歲余姓男子駕車失控釀成3死12傷的重大事故,雖警方證實其無酒駕事實,但其駕駛行徑與返家路線存疑,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網友從監視畫面觀察分析,質疑其行為並非單純操作失誤,而是出於「路怒症」導致的蓄意衝撞。檢警已調閱多支監視器深入釐清動機。
根據初步調查,余男從苗栗出發,原稱將返回新北北大特區住家,卻在進入三峽市區後多次繞行,並非一般回家路線。事發當日,他先在市區與人發生碰撞,之後駛入國慶路小巷高速前行,接連撞及兩名學童,最終衝向北大國小門前等候的家長與孩童,造成多人倒地,現場一片混亂。
現正最夯:因應美國關稅衝擊 政院擬新增投資台灣貸款額度達7,200億
網友擷取監視畫面指出,余男事發前並非毫無意識,甚至一度閃避對向來車,卻在接近一名女騎士時突然將車身向左偏移,似刻意以副駕側車體撞擊機車騎士,而非駕駛座側自然撞上,質疑其為「有意為之」。此舉引發不少人懷疑其背後動機非單純失控,而是蓄意報復。
1名網友在臉書發文指出,原PO綜合網友在threads上的分析,表示若回頭檢視數段監視器影像與整起事件軌跡,可發現余男極可能因為左轉時遭前方女性騎士阻擋而爆發情緒。網友推測,老翁把左轉受阻的責任歸咎女騎士,從前輪撞上分隔島、倒退撞上後車,到最後怒氣加劇暴衝。該名網友強調,余男雖閃避來車,卻絲毫未減速,可見其意志清晰,極可能以「追撞」女騎士為目的。
原PO進一步表示,在撞擊女騎士前,他0.5秒向左偏移,讓副駕側與機車碰撞,如果是不小心,應該是駕駛座那側撞上去才合理。原PO指出,撞人後余男已陷入理智崩潰狀態,不再區分對象,只是盲目踩下油門、咒罵不斷,最終酿成小學生與家長倒地的悲劇。
此外,有網友挖出余男5年前曾駕車撞上花圃,質疑這並非首度暴走,而是「情緒駕駛」的慣性行為。對此,其妻表示,並不清楚丈夫為何選擇繞路,也無法判斷是否與身體或心理狀況有關。
目前檢警持續調閱所有路口監視器並重建行車軌跡,將釐清余男是否涉及故意衝撞,案件偵辦仍在進行中。社會輿論則普遍關注高齡駕駛的駕照審查機制是否應再檢討,防止類似悲劇重演。

網友在threads上的分析,表示若回頭檢視數段監視器影像與整起事件軌跡,可發現余男極可能因為左轉時遭前方女性騎士阻擋而爆發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