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勢再度升溫!英國專業防務媒體《海軍新聞》(Naval News) 20 日披露,法國海軍航空母艦「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日前在南海執行任務時,原本試圖追蹤中國潛艦,卻反被中國海軍高規格「貼臉監控」,在 40 艘中國軍艦近距離盯防下,只能選擇全程保持低調,避免擦槍走火。

據報導,法軍此次行動代號為「克萊蒙梭-25」(Clemenceau-25),主要目的是展現法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測試新部署的 AI 決策系統,希望透過人工智慧提高航母打擊群在複雜水域中反潛與應變能力。然而,當「戴高樂號」穿越南海重要戰略水道「呂宋海峽」時,立即遭到中國海軍的監視。

現正最夯:手術房及診間的怒吼!醫師、牙醫、護理師罕見串聯「百工百業挺罷免」

一艘中國海軍 054A 型護衛艦最先出現在航線附近,接著中國多艘軍艦陸續現身,甚至與中國航母「山東號」在海上短兵相接。整個航程中,法國航母編隊一共遭遇 40 艘中國海軍艦艇,堪稱全程無死角跟監。

中國媒體《軍哥漫談》分析,法軍此次首次實戰測試的 AI 輔助系統,原本被視為提升戰場反應能力的「秘密武器」,卻未能在此次南海對峙中展現出實質優勢。儘管該系統整合大量演訓數據與即時情資,但在中國海軍多點快速部署與靈活調度面前,仍顯得力有未逮。

法軍此次行動代號為「克萊蒙梭-25」(Clemenceau-25),主要目的是展現法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測試新部署的 AI 決策系統。 圖:翻攝自 軍哥漫談

反觀中國軍方近年在 AI 軍事化領域發展迅速,從無人機集群作戰、智慧反潛技術,到殲-20 等主力戰機的 AI 輔助巡航系統,均已投入實戰運用,展現出整體作戰能力與戰術成熟度遠超外界預期。

面對中國軍艦大規模出動,法國海軍參謀長尼古拉斯・沃朱爾(Nicolas Vaujour)坦言「出乎意料」,並強調法軍「已做好包括戰鬥在內的一切準備」。但實際行動上,「戴高樂號」航母戰鬥群選擇保持低調,全程避免任何具挑釁意味的動作,顯示在對峙中法方處於戰術劣勢。

《軍哥漫談》指出,據統計,南海海域約 356 萬平方公里,而法軍此次航行區域內的每個海段幾乎都遭中國艦隊「全域監控」,凸顯中國對該海域掌控力之強。

法國海軍航空母艦「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日前在南海執行任務時,原本試圖追蹤中國潛艦,卻反被中國海軍高規格「貼臉監控」。   圖:翻攝自 軍哥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