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前次長王必勝近日在臉書分享自己7個多月來減去16.5公斤的瘦身成果,引發熱議。今日王必勝在臉書上分享他的減重日記,他表示自己非減重專家,以自述口吻回顧減重過程,並親曝減重6大關鍵,提供給有需求的人參考。

針對減重的基本原則,王必勝指出,重點其實不複雜,就是「消耗大於攝取」。他說明:「減重有兩個重要的部分:一是飲食控制,二是運動。飲食控制降低攝取,運動增加消耗。所以做好飲食控制,並規律的運動,持續下去,體重就會降了。」不過他也坦言,看似簡單的道理,真正難的地方在於「知易行難」,因為牽涉到慾望管理、生活習慣改變與抗拒辛勞等人性本能。

全站首選:南海戰機對峙! 殲-16 與美軍機南海纏鬥50分鐘? 專家:突破傳統空戰常識

談到具體作法,王必勝分享自己採取的方式如下:

1. 擬個計畫,再按實際狀況調整。
2. 開始實施後每天量體重,觀察成效。
3. 只吃早餐和晚餐。早餐固定一片吐司配咖啡。晚餐照吃但減量。麵飯少吃最多只吃三分之一。肉蛋菜為主。
4. 非早晚餐時間不吃東西,避免零食和宵夜。多喝水。不喝含糖飲料。
5. 吃東西慢一點,仔細品嚐在吃的東西。
6. 儘量保持每天都運動,打球、重訓、走路,讓自己出汗。

王必勝說,雖然每個人減重的目標不同,但他當初設定在3個月內從92公斤減到80公斤,也就是每週減1公斤的速度。後來回顧,他認為一週0.5公斤會比較適當,也建議初學者採取「先緊後鬆」的節奏,趁動機強烈時先衝一波,再慢慢穩定下來。

在執行過程中,他強調「量體重」非常關鍵,尤其初期必須藉由頻繁測量來評估效果。他建議購買一台精準的體重計,最好能測體脂肪與肌肉比例。他自己習慣每天早晚各量一次,並以每週做一次趨勢性「結算」,用來調整策略與節奏。他提到:「體重是起伏的,同一天的差距可能會在1公斤以上。每天量測並記錄,可以看到趨勢。」

王必勝強調,這樣的日常觀察也幫助他更加認識自己的身體。他說:「我站上體重計之前預想的數字都跟量測值很接近,因為我知道過去幾天我做過了什麼,多久會產生多少影響。了解自己,也是減重這件事的重要一環。」

王必勝日前表示,距離他個人的理想體重還有3公斤,他表示非常有信心可以達成,他也預告接下來會持續分享,包括飲食控制與運動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