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金城國中一名九年級教師出題風波持續延燒,試卷中出現「綠茶婊」、「精液豆漿」、「捅他屁眼」、「好想做愛」等詞彙,甚至設題影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外遇與網紅四叉貓性向,引發社會譁然。校方於(12)日表示,已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啟動調查程序,並安排該名教師請假,暫時不得與學生接觸。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以下簡稱性平協會)也發聲批評,指出這起事件突顯出教育現場長期忽視性別觀點的問題。
性平協會表示,這幾天,金門金城國中的段考試題引發廣泛關注。這起事件不僅揭露個別教師的價值偏差,更提醒大家:如果性教育僅停留在片面且偏頗的性知識,卻缺乏性別平等的核心精神,後果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嚴重。
試卷中部分題目明顯反映出出題教師的性別歧視傾向。性平協會指出,考題使用的詞彙,正是厭女觀點的再製。題目中出現「有很多的男生朋友,但女生朋友少得可憐」、「跟很多男生曖昧後被告白也不明確拒絕或答應」等句子,並將這些描述歸類為「綠茶婊」,反映出出題者對女性行為的雙重標準。
這樣的用語塑造出所謂的「好女人」與「壞女人」二元對立,進一步規訓女性該有的行為模式與社會角色期待。性平協會說明,這種透過題目加以標籤與道德審查的做法,不僅削弱學生對多元價值的理解,也違背了性別平等教育的基本精神。
針對另一道涉及愛滋感染者的題目,性平協會也提出質疑。題目內容包含「得到愛滋的我反正也沒多少時間可活了,你他X的再說我毒甲你試試!」雖然表面上提及聯合國推動的零歧視目標,但內容卻充斥偏見與錯誤觀念。性平協會指出,在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觀念已被醫學界普遍接受的當下,這類題目仍將疾病與性傾向混為一談,等同強化對愛滋感染者與同志社群的污名。
此外,「毒甲」一詞更是源自對同志的歧視語言。性平協會指出,將這類偏見語彙置入試題,並未進行說明或引導,恐讓學生誤認其合理性,進而模仿與複製這些不當用語。
對此,性平協會強調,性教育不應僅限於生理知識,更須涵蓋人際互動、身體自主、性別認同與價值觀建立等多元層面。這次考題事件反映出的,不只是教師的偏頗價值,更是校園性教育缺乏全面性與性別平等視角的縮影。
性平協會進一步指出,這正凸顯出台灣教育體系對於「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的推動仍有極大落差。所謂全面性教育,應該是協助學生理解性別如何在社會中被建構,並培養尊重、自主與平等的態度,進而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與自我認同。
性平協會最後呼籲,當偏見與歧視成為教材的一部分,更顯性別平等教育的急迫性。未來應透過制度性的教學改革,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真正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核心價值。
目前金城國中已啟動調查並聲明將外聘委員審查,是否啟動進一步懲處,仍須視後續調查結果而定。該名教師已請假未與學生接觸,事件引發的家長疑慮與社會關注仍持續擴大,學校方面表示,已提供安心說明與對應策略以穩定校園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