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一名網友 5 月 3 日在社群平台發文,稱自己與鄰居兩戶家庭相約至郊外野餐烤肉,期間所使用的卡式爐突然發生爆炸,造成現場 7 人受傷,其中多人傷勢嚴重需住院治療,甚至有傷者被包裹得如「木乃伊」般。當事人強調該卡式爐僅為購買一個月內、使用第二次的新品,呼籲民眾「盡量少用此類爐具」。

所謂卡式爐,又稱為便攜式丁烷氣爐,是一種非固定式烹飪器具,主要以瓶裝天然氣、液化氣等為燃料,利用明火直接加熱。因其體積小、操作便利,廣泛用於戶外露營或街頭餐飲。但近年來相關事故頻傳,安全問題引起不少消費者關注。

根據中國國家標準規定,卡式爐必須配備過壓保護裝置,當爐體過熱或壓力過大時,應透過彈簧結構觸發門扣,強制彈出氣瓶以避免爆炸。然而,作為一種機械固件,該裝置在多次使用或受損後可能會失效。因此不論是家庭還是商業用途,卡式爐應定期檢查其保護機構是否正常運作,否則一旦發生氣體洩漏或過熱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外,卡式爐所使用的氣罐瓶身材質較薄,若於運輸過程中遭受擠壓、碰撞,極易發生變形或裂損。使用前應詳加檢查罐體是否有明顯傷痕或漏氣情況,並確保氣罐安裝穩妥,嚴禁罐體傾斜或倒置,以防氣體積聚造成危險。

卡式爐操作時應該要注意環境,避免在熱源附近使用。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安全使用卡式爐亦須注意操作環境與器具搭配。氣罐應遠離熱源,嚴禁使用底部直徑大於爐架的鍋具,否則火焰熱能可能經由鍋具傳導至氣罐,導致氣壓升高,引爆氣體。過往也曾有消費者將卡式爐誤作為取暖裝置,或於密閉空間使用,導致火災與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專家提醒,卡式爐應避免在強風環境或烈日曝曬處操作,亦不得靠近窗簾、紙張等易燃物。由於卡式爐結構無法與固定式瓦斯爐相比,在戶外使用時更須格外謹慎,稍有不慎便可能釀成災難性後果。

這起北京野炊爆炸事故再次凸顯便攜式爐具的安全隱患。中國社群網路上已有不少網友分享類似經驗,不乏有氣罐膨脹、起火甚至傷亡事件,凸顯市面上卡式爐產品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使用認知不足等問題。

目前,受傷民眾已送醫治療,事故是否涉及產品瑕疵或人為操作不當,尚待後續調查釐清。專家建議,消費者選購此類爐具時應優先選擇通過國家認證品牌,並嚴格遵循操作規範,切勿因一時方便而忽略潛在危機。

卡式爐作為高危險用品,民眾在日常使用時要格外小心。   圖:翻攝自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