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用無人艇配空對空導彈,遠端遙控打下俄軍蘇-30 戰鬥機甚至連續擊落兩架,單價 5,000 萬美元相當於損失 1 億美元。這種作戰模式,在全球軍事史上都是聞所未聞。
烏克蘭軍方第一時間公佈現場視頻,一艘無人艇瞄準空中蘇-30 戰鬥機。發射空對空導彈後,成功將其擊落,從影片畫面中可見蘇-30 被炸成幾大塊,然後在一陣火光中墜入黑海。
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中將稱,他的部門使用 Magura-7 無人艇發射 AIM-9 「響尾蛇」紅外制導導彈,成功擊落兩架俄軍蘇-30 戰鬥機,這也是全世界首例海上無人艇擊落戰鬥機。

按照布達諾夫的聲明,第一架蘇-30 飛行員彈射後得以倖存,並被一艘民用船隻在黑海救起。至於第二架蘇-30 戰鬥機飛行員,根據初步報告顯示已經死亡,所以這種低空狙殺相當可怕,只要擊中飛行員基本沒有充足時間彈射。可以說黑海這一戰,開創了世界戰爭史上又一個奇跡,同時也成為俄軍一個恥辱,戰鬥機被無人艇擊落實在沒臉見人。
事件發生在 5 月 2 日,當天晚上烏克蘭出動超過 30 艘各型「星鏈」無人艇,以及大量陸基起飛無人機,襲擊黑海城市新羅西斯克港。
這些無人艇還包括無人母艦,以及防空無人艇兩種,配備自殺式無人機,和空對空導彈兩種版本。在抵達攻擊海域後,發射無人機進行突襲作戰,這種攻擊本身就很隱蔽,俄軍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只能緊急升空攔截。

一夜之間,雖然摧毀 20 多艘烏軍無人機母船,以及自殺式無人艇等目標,不過烏軍同樣給黑海艦隊巡邏艇造成不小損失。重點是俄軍攔截戰術和裝備都存在問題,高速戰鬥機攔截高速小型海上目標,缺乏遠端精確鎖定能力。特別是深夜觀瞄效果不理想,只能不斷降低高度靠近無人艇,然後在距離約 2 公里,以機砲進行攻擊或投擲炸彈。
距離雖然很近,但俄軍機卻沒能成功實現鎖定,反而給了烏克蘭無人艇攻擊機會。烏軍無人艇利用光電系統鎖定蘇-30,隨後發射紅外制導空對空導彈,處於低空飛行狀態的蘇-30 根本沒有反應時間,措手不及下被擊落。很顯然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問題,蘇-30 並沒有批量裝備晝夜攻擊瞄準吊艙,在夜間攻擊小型高機動目標時,缺少精確制導武器只能用機砲,然後 5,000 萬美元單價蘇-30 就成了犧牲品。

去年 12 月份,烏軍 Magura V5 無人艇就曾擊落 2 架米-8 直升機,可能直升機比較慢沒有引起俄軍注意。這次使用的是升級版 Magura V7 無人艇,原型長 5.5 米、升級版長約 8 米,艦艏進行了重新設計,穩定性更強適合在惡劣海況下作戰。無人艇還安裝多個通信天線和感測器,可能採用模組化設計,可以根據任務要求自殺式撞擊或防空。
艇上安裝標準航空發射導軌,配備兩枚美製 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導軌可以升起來發射。「響尾蛇」具備全向攻擊能力,改進了對紅外干擾防禦能力,增強背景識別能力,理論上交戰距離可達約 10 公里。蘇-30 近距離接近,對帶空對空導彈的無人艇沒有引起重視,這是歷史上首次無人艇擊落戰鬥機。

搭配導彈的烏軍無人艇Magura-7。 圖 : 翻攝自河東三叔

AIM-9響尾蛇導彈 圖 : 翻攝自河東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