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名醫師近日投書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指稱台灣健保體系正瀕臨崩潰,文中卻錯誤引用新冠肺炎住院病人死亡率達58.2%的數據,引發醫界譁然。衛福部邱泰源今(29)日嚴正批評,此舉不僅失實,且嚴重損及台灣形象,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表示,最快將於今(29)日發函「刺胳針」提出澄清,避免國際誤解。

這篇投書內容描述台灣醫療體系面臨壓力,並點出年初急診室壅塞問題及政府官員在社群媒體回應醫師的爭議言論。然而,文中關鍵錯誤將Omicron病毒株感染比例58.2%誤解為新冠死亡率,與事實不符。這一數據錯誤引發國內醫界極大反彈,認為不當資訊可能對國際社會造成錯誤認知。

中國附醫隨後發布聲明,承認文中資料引用錯誤,表示作者已整理相關錯誤清單並向「刺胳針」遞交更正申請。對此,邱泰源今日受訪時重申,台灣健保制度是國際公認的成功典範,有效防止民眾因病致貧。若以錯誤數據描繪台灣現況,不僅影響台灣形象,更誤導全球讀者,衛福部將嚴肅處理。

邱泰源強調,疫情高峰期間,台灣新冠肺炎死亡率僅0.16%,低於日本的0.2%,顯示醫療體系韌性強勁。此外,台灣護理人力水準亦位居前段班,每萬人約有83名護理師,健保整體滿意度超過90%,顯示台灣體系表現卓越。他表示,衛福部已就此事多次召開會議,並督促相關單位正視處理,以維護國際間對台灣的正確認知。

邱泰源進一步指出,衛福部將以最快速度發函「刺胳針」,正式澄清錯誤內容,傳達正確訊息。除要求作者所屬單位進行適當處置外,也希望藉由官方正式澄清,修正國際媒體與學術界對台灣醫療現況的錯誤理解。

針對錯誤數據來源,林口長庚醫院亦發表聲明澄清。院方說明,該院曾於2025年1月在《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期刊發表論文,研究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間110位重症新冠病患臨床結果,當中58.2%感染Omicron病毒株,41.8%感染Alpha病毒株。該數據描述的是感染病毒株比例,而非死亡率,投書者在引用時出現明顯錯誤。

林口長庚表示,該研究旨在分享重症治療經驗與成效,並無將58.2%定義為死亡率。院方呼籲引用研究資料時應詳加查證,避免誤導讀者及影響台灣醫療體系在國際間的正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