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處(CBO)2024年4月公布的最新報告,美國用於核武部隊營運與現代化的支出預計將在2025至2034年間高達9,460億美元(約新台幣30.7兆元),較2023年的預估大幅增加25%,引發國內外對國防預算膨脹的關注。
該份報告根據美國國防部與能源部2025財政年度預算草案進行預測,指出平均每年核武相關支出將達950億美元,涵蓋戰略與戰術核武器的維持、現代化、指揮控制系統更新、以及相關設施升級。
報告指出,9,460億美元的支出中,包含3570億美元用於營運與維護、3090億美元用於升級投射系統與核彈頭、720億美元投入核武實驗室設施、790億美元用於指揮與早期預警系統的現代化,並額外預留1290億美元應對潛在超支。
值得注意的是,CBO指出本次預估尚未納入「哨兵」(Sentinel)洲際彈道飛彈計畫目前已出現的81%成本超支。該飛彈系統預計取代現役的三叉戟III(Trident III),是美國陸基核武力的核心之一。
而根據《路透社》報導,分析人士認為核武成本大增,將使前總統川普提出的2026年度1兆美元國防預算計畫更加困難。川普雖曾表示反對擴建新核武,也批評現有核武系統維護費用過高,但尚未明確提出其核武政策方向。
此外,川普政府目前仍未重啟與俄羅斯的軍備控制談判,而美俄最後一項限制戰略武器部署的雙邊條約將於一年內到期,令人擔憂全球核穩定局勢的未來。
軍控倡議團體「軍備控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主席金柏(Daryl Kimball)表示:「現行的核武現代化計畫成本已遠超預期。」CBO也在報告中警告,國會需在未來幾年內審慎決定美國核武部隊的未來方向與規模,以控制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