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稻米出口日本再傳新進展。農業部政務次長胡忠一(25)日率團赴日,宣布台灣米已成功打入日本團膳市場,並預計於5月正式進入當地超市零售通路。此次合作由國內稻米業者攜手日本三大食品企業展開,顯示台灣稻米在品質與市場接受度上持續提升,出口規模有望擴大。
日本因推動觀光與飲食文化交流,帶動米食需求上升。然而,國內稻作受限於氣候變化與耕作人口老化,112年更因高溫導致歉收,使供應面壓力加劇。在日本持續以關稅配額管理稻米進口的背景下,市場出現無法自給的缺口,開啟外來高品質稻米的新需求。
台灣米與日本國產米在品種與風味上高度相似,地理位置鄰近、品質控管嚴格,成為有力替代來源。此次出口由大倉米舖與北日本通商株式會社、日本營養食品株式會社及日總株式會社合作,建立從學校、醫院到養護機構的團膳供應鏈,也為即將進入超市鋪貨奠定基礎。
大倉米舖執行長簡碩宏指出,過去試行出口台灣有機米至東京百貨通路反應良好,今年進一步與日方通路業者合作,主力供應台南11號品種,預定於5月正式鋪貨至日本零售市場。產品將主打精緻高質感,鎖定重視口感與食安的消費族群。
日本營養食品株式會社營業部中村好宏部長表示,當地消費者對稻米口感要求嚴格,願意為品質支付更高價格。台灣米可定位為精緻產品,在團膳與零售市場皆具銷售潛力。日總株式會社副社長小西敦司則強調,日本學校與醫療機構對食材安全性標準極高,台灣米品質表現良好,未來如能配合日方對產地管理與用藥標準建立契作制度,將有助進一步擴大輸出規模。
訪問行程中,團員於養護機構品嚐以台灣米製作的餐點。胡忠一表示,台灣米用於日式料理風味相近,從家庭餐桌至高級餐飲皆適用。農業部對生產與食安全程監管,也期望台灣能成為日本最穩定的高品質稻米供應國。
農業部表示,將持續促進台日稻米貿易合作,協助國內稻農拓展外銷通路,讓台灣米進一步站穩日本市場,邁向出口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