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今 ( 31 ) 日「依法」約談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指出其向中國市場供應的 H20 算力晶片存在「漏洞後門安全風險」。此次約談距輝達宣布恢復 H20 對中出貨僅 16 天,再度引發外界對中美科技競爭的高度關注。

根據公開資訊,H20 為輝達基於 Hopper 架構、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AI 加速器,原用以因應美國對高階晶片出口的限制。該產品雖在性能上經過「閹割」,但仍被中國 AI 推理市場廣泛採用。據統計,僅 2025 年第一季,輝達在中國區營收達 171 億美元,其中 H20 出貨佔比高達 93%。

當前熱搜:管仁健觀點》王世堅是民進黨的良心?還是民進黨的病毒?

然而,H20 自問世以來即備受資安質疑。外界擔憂其閉源設計可能暗藏後門,導致數據外洩、遠端操控乃至設備定位等風險。美方此前亦傳出,要求對中國晶片配備「追蹤定位」與「遠端關機」功能。中國監管機構此次約談,正是基於《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對重要訊息基礎設施的保護原則,要求輝達限期提交風險說明與安全證明。

中國政府今(31)日傳喚輝達公司代表,討論其 H20 晶片涉嫌安全風險。 圖 : 翻攝自環球網

在約談聲明中,網信辦強調,晶片產品不得內建惡意程序或安全漏洞,任何潛在威脅國家數據主權的技術產品,都必須接受嚴格審查與合規管理。若輝達未能按期提交足夠材料,H20 恐面臨再次禁售的可能,進一步衝擊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此次事件也突顯輝達面對中美政策搖擺下的困境。今年 4 月,美國曾禁止 H20 對中國出口,導致輝達預估損失 135 億美元,隨後又於 7 月中批准恢復出口,引發國際間對美方技術管控策略的矛盾觀感。

相較之下,中國國產 AI 晶片正迅速崛起。以華為昇騰 910B 與寒武紀思元 370 為代表的國產方案,雖仍在性能與生態上追趕,但已逐步打入金融、政務等高端應用場景。今年上半年,中國國產 AI 晶片市佔率由 12% 升至 28%,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算力自主」進程正在提速。

消息公布後,A 股半導體板塊大幅拉升。寒武紀盤中漲逾 7%,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亦明顯走強,反映投資人對「國產替代」前景信心增加。

輿論認為,這場針對輝達 H20 的約談不僅是一場企業危機,更是全球數位主權爭奪戰的縮影。在 AI 與大數據時代,「算力即權力、安全即底線」已成全球共識。

輝達獲美國批准恢復銷售H20晶片,鞏固其在全球AI領域的主導地位。   圖:取自NVIDIA官網(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