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農曆3月23日媽祖生辰當晚,正好是墾丁海底珊瑚繁衍,綻放「夏之雪」美麗奇觀的神聖時刻。為了迎接為墾丁海岸帶來滿滿生機的珊瑚產卵季,墾管處特別率領104位潛水員展開「墾丁珊瑚礁生態保育月」淨海活動,為珊瑚清出乾淨的產房。
墾管處說明,墾丁的珊瑚礁生態系與因黑潮經過,和墾丁周圍海域的特殊地形,孕育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珊瑚種類,堪為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寶庫。由於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辰時,珊瑚會在月光下同步釋放精卵,形成如同雪花飛舞般夢幻的「夏之雪」奇景,向來被視為該地區海洋健康與否的指標之一。為了確保珊瑚群能順利繁衍,墾管處特別和國內各生態保育團體合作,展開「墾丁珊瑚礁生態保育月」淨海行動。
墾管處表示,這次的「墾丁珊瑚礁生態保育月」淨海行動攜手台灣珊瑚礁學會、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海洋保育志工、山海潛水、南北潛水、長隆潛水、海豚潛水等熱衷海洋保育的團體共同參與。最終派出高達104位潛水員,分別由萬里桐、後壁湖、入水口及山海等海域出發,潛進海底展開長達2小時的「海底大掃除」,還給墾丁地區珊瑚群一個乾淨的「珊瑚產房」。
墾管處坦言,潛入海洋的兩個小時內,潛水員們陸續清除廢棄漁網、鋁罐及寶特瓶等嚴重危及海洋生態的人為廢棄物。僅管近年來國人對於愛海意識逐漸進步,但海洋環保還需由源頭做起。除了到海邊玩水時避免使用「非海洋友善」防曬產品、不留垃圾在海灘外,從日常生活中落實減塑、減碳等環保理念,也能為海洋增添一份生機,少一份負擔。

墾管處率領104位潛水員展開「墾丁珊瑚礁生態保育月」淨海活動。 圖:翻攝自墾丁國家公園臉書

潛水員在海底陸續清除廢棄漁網、鋁罐及寶特瓶等嚴重危及海洋生態的人為廢棄物。 圖:翻攝自墾丁國家公園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