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網互路謠傳7月22起,國內餐飲業將不再「免費」提及顧客免費的免洗餐具,指控總統賴清德「收割人民錢包」,事實查核中心調查後表示,7月22日不提供免費免洗餐具為台北市環保政策,與中央政府無關,短期內中央政府也不會提出相關法案。

事實查核中心表示,近期媒體上出現一連串封面、內容和後製特效相似的影片,宣稱自7月22日起,國內所有場所的免洗餐具都要收費,根本是賴清德在變相收割國人錢包。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今年2月24日提出新措施,詳細內容為,7月22日起,台北市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市府委外經營之場館不得免費提供任何材質的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和湯匙,若消費者未攜帶餐具,則每項免洗餐具收費不得低於1元。

事實查核中心指出,台北市政府依據《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推動免洗餐具政策,且只實施在台北市府、學校等場所,一般的餐飲業仍會照舊提供免費的竹製免洗筷。

由於行政院環境部早在2019年(時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就響應國際限塑目標,規定餐飲業及便利商店內用區域不得提供塑膠類免洗餐具,環境部近期沒有計劃進一步推動禁止提供塑膠類以外免洗餐具計劃。

僅管台北市政府提出更加嚴格的免洗餐具規定,國人7月22日以後,至台北市相關公部門以外的所有餐飲場所,仍可免費索取非塑膠類免洗餐具,有關賴清德要收割人民錢包的傳言,並非事實。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今年2月24日提出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市府委外經營之場館不得免費提供任何材質的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和湯匙。   圖:翻攝自台北市政府環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