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掀起「美中貿易戰 2.0 」,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兩國的對立情緒也因而進一步升溫。面對川普的關稅打擊,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近日出訪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試圖拉攏東南亞國家成為盟友,共同對抗美國。然而,許多專家、網友都認為,東南亞國家不太可能放棄美國的市場,與中國共同抗美,川普也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包含中國在內,沒有人能與美國競爭」。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 BBC ) 報導,習近平自當地時間 14 日起,展開連續出訪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行程。報導稱,由於上述 3 個國家與中國持續保持著緊密的關係,且都距離中國較近,推測習近平此行應該是為了拉攏周邊國家做為盟友,進一步加強對美國的抵抗勢力。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周一訪問越南。 圖:翻攝自秀美昌江 X 帳號

該報導指出,由於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相當依賴美國的市場,在川普推出對等關稅後,以越南為首的許多國家都表態將積極與美國進行談判,推測中國的拉攏計畫實際效果可能相當有限。

與此同時,X 推主「東方來」也發布推文稱,為了向川普「表忠心」,越南在正式與美國開啟貿易談判前,宣布將針對「洗產地」的行為進行嚴厲取締,徹底終止轉口貿易可能對該國帶來的傷害。這無異於拿中國當「投名狀」來像川普示好。「東方來」認為,美國未來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談判時,也可能會提出類似條款的要求,進一步從國際角度孤立中國。

越南政府近期宣布,將對中國、南韓出口的特定鋼鐵產品徵收最高 37% 的臨時反傾銷稅。有專家分析認為,越南可能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加入美國打造的「新全球化」行列之中。 圖:翻攝人民網

X 推主「蔡慎坤」也發表觀點表示,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經濟以出口貿易為主,十分仰賴美國市場,不太可能接受習近平的號召「共同抗美」。「蔡慎坤」也以實際數據指出,如果加上小額包裹、避稅電子商品銷售等項目,美國對東南亞國家的進口商品金額合計超過 4.5 兆美元。與之相比,中國則必須與歐盟市場的數據相加,才可能達到進口金額 5 兆美元這個超越美國市場的數據,「美國消費市場的含金量高,對任何經濟體都具有巨大的誘惑力」。

「蔡慎坤」認為,東南亞國家不太可能與中國簽訂自貿協議,「在雙方產品雷同的情況下,中國不太可能滿足東南亞國家的市場需求」。另外,如果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簽訂貿易協議,未來將可能遭到美國報復。「目前東盟內部關係仍十分複雜,加上南海相關問題尚未解決、台海問題迫在眉睫等因素,恐怕難以形成一個統一對外戰線,更不用說與中國聯手了」。

馬來西亞高規格歡迎習近平到訪 圖 : 翻攝自新華社

針對相關問題,川普也表現出了類似的看法。川普在白宮接受美媒訪問時指出 :「我不擔心盟友們會因關稅問題轉向北京,沒有人能與美國競爭」。川普也強調,未來中國將會與美國達成協議,「其他總統都沒有賺到 10 美分,但我從中國手上賺了超過 7,000 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 ( Scott Bessent ) 也在接受美國知名媒體人塔克.卡爾森 ( Tucker Carlson ) 專訪時表示,中國非常需要美國的市場,「如果失去了美國市場,中國將陷入難以生存的窘境之中」。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際經濟高級主管彼得.哈雷爾 ( Peter Harrell ) 也在參與喬治城大學法學院小組討論時表示,中國應對美國貿易政策的能力相當有限,「中國不太可能取代美國,成為眾多發展中國家生產商品的需求方」。

許多專家與網友分析認為,由於美國擁有相當龐大的市場,以出口產業為主的東南亞國家不太可能放棄這塊大蛋糕,轉而與中國聯手。(示意圖)   圖:擷自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