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擔任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的中國海洋戰略權威吉原俊井(Toshi Yoshihara)稍早對日本當局提出示警,指出北京正在考慮派遣中國海上民兵偽裝成漁民登陸釣魚台,建立「永久存在」,公開拒絕日本對這些島嶼的行政管轄。

吉原俊井稍早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指出,中國此舉旨在使美國更難根據《美日安保條約》進行軍事干預。

吉原俊井指出,中國正試圖藉由不斷侵擾釣魚台向國際社會展示對該爭端地區的永久存在和控制。 「如果中國能夠證明其可以基本永久地進入這些水域,而日本對此無能為力,那麼日本又如何能夠在實踐中聲稱其對這些水域擁有行政控制權呢?」

《日美安全條約》規定,當日本管轄領土遭受武裝攻擊時,美國有義務與日本共同防禦。然而,中國否認日本對釣魚台擁有管轄權,可能成為日美在釣魚台聯合防禦的障礙。

吉原認為,「為了對無人居住的釣魚台進行有效控制,中國還計劃派遣偽裝成漁民的海上民兵登陸釣魚島」。

吉原指出,中國一直透過軍事演習和海上封鎖模擬加強對台灣週邊海域的控制。中國也同樣阻止了菲律賓補給船抵達南海南威群島仁愛礁。中國在推動對釣魚島的攻擊時也採取了類似的行動。

吉原強調,奪取釣魚島是習近平政權雄心勃勃的海上擴張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吉原在訪談中提出的要點。

北京在升級釣魚台「攻勢」的同時,也透過軍事和海上檢疫演習向台灣施壓。同時,中國海警在南海仁愛礁對菲律賓政府官員和平民進行了大規模攻勢。這三條戰線的進展是中國在太平洋大規模海上擴張戰略的一部分。

北京正在制定一些不能被視為對台灣進行純粹軍事攻擊的手段——例如海上封鎖或煽動台灣國內動亂——而不是大規模正面登陸行動。這種方法對美國來說尤其具有挑戰性。北京新的侵略行為背後還有一個重要趨勢,就是中美之間的軍事平衡正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