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第三季底興櫃轉上市的禾榮科,因鎖定特殊放射治療設備、大股東漢民科技加持,備受市場期待。它能在歐美壟斷的醫療設備市場有所突破,成為台灣生技業奇兵嗎?

成立以來尚未獲利、今年前七個月營收僅3百多萬元的生技公司禾榮科技,股價為什麼能自去年11月興櫃以來,一路飆漲,甚至一度逼近千元?

延燒焦點:速度10馬赫! 韓KF-21首掛高超音速導彈 射程遠達千里 北韓、中國都驚

其中一項原因,是禾榮科開發的放射治療設備,應用於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這項正快速普及的癌症療法。根據調研機構GII報告,全球BNCT市場規模,可望從2023年的1.74億美元,擴大至30年的21.99億美元,2024年至30年間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1.77%。

但讓資本市場看好這家醫療設備廠的真正關鍵,或許是持股禾榮科逾八成的大股東漢民科技。

全球僅五家 頂尖技術上榜

漢民科董事長,是曾在2016年將台股股后、半導體設備廠漢微科,以三十億美元高價賣給艾司摩爾(ASML)的黃民奇。儘管黃民奇本人並未掛名禾榮科任何職務,但光是這位半導體設備傳奇人物願意全力支持,就足以讓業界期待禾榮科能在新興領域,做出全球頂尖的儀器。

「目前,全球只有5家業者有能力開發BNCT設備,美、中、日、韓各一家,另外就是禾榮科。」禾榮科總經理沈孝廉表示。

BNCT技術的源頭,是原子科學。打從2010年,清華大學就開始運用校內的原子爐產生中子射線,治療預先服用含硼藥物的癌症患者。

然而,要病患往返醫院與大學校園多所不便,原子爐占地龐大,又不可能放進醫院,因此清大與工研院合作,探索適合進入醫院的「加速器型BNCT」。

2017年,雙方研究已臻成熟準備技轉時,黃民奇恰好得知這項資訊,積極尋找新投資機會的他,立刻決定拿出8億元成立禾榮科,投資這項已有治療實績的技術。

「漢民認識很多廠商,也會分享系統整合的經驗。」禾榮科研發工程中心副總經理陳韋霖說明,禾榮科藉此能很快找到適合的材料與部件供應商,確保開發進展,「像是我們需要的加速器,用國外廠商既有的型號,就可以滿足。」

2019年,禾榮科產品開發完成、進入建置的階段。為確保獲得數據、替未來對醫院銷售鋪路,禾榮科四處探詢願意提供試驗場地的醫院。但當時禾榮科的設備尚未通過驗證,一開始處處碰壁。

「那個時間點,剛好中國醫大在竹北有塊地要規畫。」沈孝廉回憶,當時黃民奇決定親自出馬,說服中國醫大董事長蔡長海攜手合作,由禾榮科投入資金,建置第一套加速器型BNCT設備。

運用中國醫大新竹附醫內的設備,並採用恩慈療法等方式收病患、取數據,逐漸累積成果,截至今年8月,已治療上百位癌末病患。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96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父親背債1200萬,清大電機碩士3年清債、35歲財富自由:「買下逢甲夜市整條街」法拍屋大叔給我的啟發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2/post/202508120028/

00878、0056、00919...簡單1指標進場,多賺50%!孫慶龍佛心公開「10檔高股息ETF」出現翻漲訊號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3/post/202508130049/

   圖:今周刊 / 提供

   圖:今周刊 /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