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總統川普與澤連斯基在白宮爆發激烈爭吵、美國對歐盟徵收「對等關稅」後,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對大西洋彼岸的最重要盟友的政策也正在發生改變,甚至影響到對中國政策。

甚至,歐盟最近被曝光,去美國出差的歐盟官員,被歐盟委員會要求使用一次性手機,以防止美方監聽。

德國《經濟週刊》等媒體最近稱,正在組建新政府的德國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制定的聯盟協議中,「華為條款」被刪除。這意味著,華為在未來幾年很可能不會被排除在德國 5G 網路外。

美國總統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徹底惹惱了歐洲諸國。 圖:翻攝自白宮網站

聯盟協議中早先 4 月 9 日的版本的一句話暗示,來自中國等國家的零部件可能會被排除在關鍵基礎設施的敏感領域之外。在這個版本中的第 9 頁段落指出,(「在關鍵基礎設施的敏感領域,未來只能安裝來自值得信賴國家的零件。」)而值得信賴的國家往往指西方國家。專家指出,第 9 頁上的這句話可能意味著華為在德國的終結。

不過, 10 日上午,三個新執政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的網站上悄無聲息地換了聯盟協議的新版本。在這個版本中,第 9 頁僅指出只能安裝(「受信任的組件」)。沒有了「值得信賴的原產國」這樣的字樣,更沒有提到「華為」和「中興」的名字。

《經濟週刊》等媒體指出,這意味著,備受爭議的中國電信供應商華為的元件被允許留在德國 5G 移動網路中——不僅是當前的 5G 技術,還有未來的幾代技術。

美國計劃透過資金援助等方式,鼓勵開發中國家不用華為或中興的5G設備,圖為5G示意圖。 圖:取自Ericsson臉書

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去年 7 月宣佈,德國政府已經與移動網路供應商達成協議,2026 年底前禁止華為和中興的零件用於國內 5G 核心網路;而在 5G 存取及傳輸網路方面,若使用華為及中興的「關鍵管理系統」,最晚必須在 2030 年底前完成更換費澤爾形容,此次協議是保護德國作為商業地點的「中樞神經」。

那為什麼德國聯盟黨和社民黨的新政府聯盟協議會要刪除「華為條款」呢?專家青木認為,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德國政府一直無法提供華為危害德國國家安全的證據,這個是基礎。

其次,德國國內經濟界反對聲音很大,雖然去年各方已經與德國政府簽訂了協定。據德國鐵路內部檔案,如果德國鐵路拆除目前所使用的全部華為通訊設備,將總共造成高達 4 億歐元的更換成本而德國電信此前也說,他們將不得不花費長達 5 年的時間將所有設備從現有網路中移除,這至少將導致 30 億歐元損失。此外西班牙電信和英國電信等也抱怨拆除費用高昂,要求德國政府補貼。

德國民眾在展場中試用華為產品。 圖 : 翻攝自青木在德國

其三,最重要的是,美國的影響大幅度減少實際上,德國等歐盟國家排除華為 5G,也是不得已,因為前幾年美國一直在施壓——威脅如果不拆除,將取消與歐盟各國的安全合作。但川普上臺後,要求這些國家安全自主,即使合作也要大規模增加支出。這反過來提升了歐盟國家安全的自主權,包括對華為 5G 的應用。

據稱,除了德國外,英國、丹麥、瑞典等不少歐洲國家,也已經禁止或制定了排除華為 5G 的計畫。如果德國最終沒有排除華為 5G,甚至未來繼續使用華為的 6G 等設備,勢必會引起其他歐洲國家的跟進。

德國5G網路訊號站。   圖 : 翻攝自青木在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