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周四(17日)召開法人說明會,開出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約 8,392億 5千萬元,稅後純益約 3,615億 6千萬元,每股盈餘(EPS)為 13.94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增加 41.6%、稅後純益成長 60.3%、EPS 則增加 60.4%。
「分析師們都沒公開問台積電一個重點問題?」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聽了法說會後指出,為何從今年開始的未來 5年,前幾年台積電海外廠每年對總公司的毛利率稀釋(dilution)是 2~3%,最後幾年是 3~4%;取個中間數,假設 2025~2029 年分別是 2.5%、2.5%、3%、3.5%,3.5%,合計共稀釋 15%。
陸行之表示,今年台積電的毛利率大概為 58%,這樣再減 4年,到了 2029 年,毛利率不就變成 45.5%,那麼公司如何保持其 53% 毛利率指引不變?並點出幾項可能假設:
- 是因為台灣廠未來 5 年折舊費用大減、太賺錢,來補足美國廠的低平均獲利?
- 還是用 58% x 97.5% x 97% x 96.5% x 96.5% = 51.1% 來算稀釋?
- 還是公司的年度稀釋指引太誇張,但實際因為良好執行力總會低些?
- 還是台灣廠也會跟著需求漲價,來想辦法維持整體 53%毛利率?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事實上,在台積電法說會舉行前,已有多家外資法人已先行下調目標價;在昨日法說會後,美商投行高盛指出,因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將進一步稀釋毛利率,故下調 2027 年預估毛利率,從原預測之 57.8%下降至 57.1%,目標價也由 1,200元下調至 1,190元;此外,美銀也將先前目標價 1,300元調降至 1,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