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 4 月 2 日宣布推動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白宮當日聲稱政府高層在此政策上意見一致。然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於 4 月 14 日披露,川普政府內部早在數週前即對此政策出現激烈分歧,並有高級幕僚警告關稅措施可能對美國經濟帶來災難性影響。
據報導,在川普公開表態前的內部會議中,數名高級經濟官員對擬議中的關稅政策表示強烈疑慮。接近川普的幕僚曾警告,部分關稅提案恐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甚至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螺旋式衰退。
報導中特別指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ant)與白宮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曾在 3 月底於白宮發生激烈爭執。據知情人士透露,納瓦羅主張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高達 25% 的全面關稅,而具有豐富金融背景的貝森特則強調市場將出現動盪,主張採取更精準、階段性的策略。
知情人士形容,該場會議氣氛劍拔弩張,納瓦羅甚至語帶譏諷地說:「你們又在重蹈第一任期的覆轍,別來這一套。」外界普遍解讀此言論意有所指,針對的正是曾在川普首任期內任職財政部長的姆努欽(Steven Mnuchin)及經濟顧問加里·科恩(Gary Cohn),兩人當年皆反對強硬關稅政策,並被視為代表「高盛系」的溫和派。
對於這場爭論,財政部拒絕回應,納瓦羅則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是匿名消息源捏造的假新聞。我與貝森特一直保持良好溝通,從未爭執。」

儘管如此,商務部長盧特尼克(Ross Lutenik)亦曾在內部會議上預警部分關稅措施恐導致「全球性災難」,貝森特也多次主張調整策略、降低風險。
《金融時報》4 月 9 日報導指出,川普近期日益倚重貝森特的專業意見,並指派其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領銜對日、韓展開談判。預計日本與韓國將成為首批與美國簽署降稅協議的貿易夥伴。
與此同時,納瓦羅與盧特尼克則遭邊緣化。兩名外國官員透露,盧特尼克近日已明確表示,未再獲授權參與重大貿易談判。
報導分析認為,川普的關稅決策核心逐漸轉向務實派,顯示他在面對來自政界與商界壓力後,試圖重塑穩定市場的形象。
此外,馬斯克(Elon Musk)雖未直接參與決策過程,但也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表達對納瓦羅的不滿。4 月 5 日,他在 X 平台發文暗諷納瓦羅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是「一種詛咒」,稱其「什麼都沒做」,並批評其不具備智慧。

納瓦羅隨後反擊,指馬斯克「只是個汽車組裝商」,反對關稅僅是為了保護其個人利益。馬斯克則連續透過X平台發出多則批評推文,指納瓦羅「滿口胡話」、「蠢磚」,並重提其過去發表過的誇張理論與虛構專家。
《CBS》指出,馬斯克主張美國與歐盟之間應實施「零關稅」,與納瓦羅的強硬立場明顯對立。納瓦羅則認為現行關稅能促進美國本土製造業回流、增加財政收入。
事實上,「對等關稅」宣布後不久,美國金融市場迅速反應,三大股指劇烈下跌,市值蒸發數萬億美元,債市發出衰退警訊。高盛等華爾街機構也上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企業界則普遍表達憂慮。
面對市場動盪,川普於 4 月 9 日呼籲投資人「冷靜點」,隨後宣布部分關稅暫緩徵收 90 天。他坦言:「我覺得人們有點過度反應了,他們變得緊張又害怕。」

面對市場動盪,川普於 4 月 9 日呼籲投資人「冷靜點」,隨後宣布部分關稅暫緩徵收 90 天。他坦言:「我覺得人們有點過度反應了,他們變得緊張又害怕。」 圖:翻攝自Donald J. Trump 臉書栽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