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貿易對峙升高,市場擔憂戰火蔓延至金融領域,華爾街分析師近期紛紛預演中國企業在美股市場遭到全面下市的最壞情境,評估投資風險與潛在資金流向,其中拼多多( PDD )、唯品會( Vipshop )與好未來等中概股恐將首當其衝。
根據外媒報導,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傑富瑞金融集團與瑞銀集團等華爾街重量級機構,近期陸續發布報告,警告中概股面臨退市風險。截至今年 3 月 7 日,共有 286 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交易所掛牌,總市值約 1.1 兆美元,雖企業數量較去年略增,但市值已在近一個月內出現明顯滑落。
分析指出,若中概股被迫摘牌,無在港上市備援機制的企業將風險最高。像是 Temu 母公司拼多多、電商平台唯品會與教育機構好未來等,皆無香港 ADR 可供轉換,恐因而面臨資金大舉撤離。

摩根大通估算,若最壞情況成真,全球指數將被迫剔除相關公司,約 110 億美元的被動資金將撤出,其中拼多多單一家公司就可能遭遇 94 億美元的撤資壓力。
類似危機早在川普首任總統時期已有端倪。當時中國政府拒絕美國監管機構審計中概股財報,引爆雙邊爭議,美國國會更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授權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可對不配合審計的外國企業採取退市行動,並促使中概股出現一波回流香港的浪潮。
雖 2022 年中方最終讓步,同意美方查核企業原始文件,暫時緩解緊張情勢,但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再度強硬對中,退市風險再度浮上檯面。美國新任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本月 9 日明言,不排除中概股從美國交易所全面下市的可能性,並表示「所有選項都在考慮之中」,將由川普總統做最終拍板。

據《彭博》報導,美國政府手中擁有多項工具可動用,包括 SEC 直接要求交易所摘牌,或取消中國公司在美註冊資格,甚至連場外交易(OTC)也可能一併封殺。此外,也可能透過新法規禁止中國企業常用的「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此一方式被視為中國企業繞道赴美上市的主要手段。

圖為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員緊盯股市。 圖 : 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