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烏克蘭空軍於本(4)月12日確認,一架 F-16 戰鬥機在執行前線任務時遭俄軍擊落,年僅 26 歲的飛行員帕維爾‧伊萬諾夫(Pavlo Ivanov)當場罹難。這起事件成為俄烏戰爭以來,烏軍首次證實 F-16 戰機於戰場上損失。

根據俄方消息來源,該架 F-16 疑似在烏東地區執行火力支援任務時,遭遇俄軍防空網攔截。俄軍先後發射 3 枚防空導彈,烏軍戰機雖憑。AN/ALQ-131 電子戰吊艙成功干擾前兩枚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但第 3 枚採用主動雷達導引技術的 40N6E 防空導彈,仍準確命中目標。
據悉,這架 F-16 配備美製 AN/ALQ-131 電子戰吊艙,該裝置能有效對抗雷達導引威脅,特別是在面對俄軍 S-300 防空系統時,已成功多次擾敵避彈。然而,這次俄軍動用的 S-400 系統,使用射程高達 400 公里、具備高抗干擾能力的 40N6E 導彈,最終擊落戰機。

烏克蘭軍方並未公布戰機墜落的確切位置,但根據分析,伊萬諾夫可能是在進行低空突防並準備投擲精準制導炸彈時,因爬升高度暴露行蹤,遭俄軍雷達鎖定並連環發射導彈攔截。
伊萬諾夫生前曾服役於烏軍 蘇-25 攻擊機部隊,近期轉訓 F-16 戰鬥機,並活躍於烏克蘭東部空域,負責執行防空攔截及火力支援任務。由於烏軍 F-16 多數來自北約成員國的退役機型,如荷蘭、丹麥、比利時等,並未全面升級至最新規格,其電子對抗與雷達性能與現役美軍機型存在顯著差距。

軍事專家指出,烏克蘭引進 F-16 的戰略目的,主要用於加強前線火力支援與攔截無人機與巡弋導彈,並非正面挑戰俄軍空優。此次戰機殞落,凸顯即便搭載先進電子戰設備,在面對俄軍最新防空系統時仍難以倖免,F-16 的存在難以扭轉戰場整體局勢。
有分析認為,飛行員未能成功彈射,可能因戰機當時飛行高度過低,或中彈瞬間機體損毀嚴重,致使逃生裝置無法正常啟動。俄軍使用的 40N6E 導彈採用破片殺傷設計,理論上不會瞬間摧毀整架戰機,飛行高度與飛行員存活機率密切相關。

外界普遍認為,F-16 雖為烏軍空軍裝備的重要補充,但面對俄軍層層防空網與制空壓制,其作用恐將受到嚴重限制,僅能在特定戰術條件下發揮有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