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林匹克電競運動會的誕生與全球電競市場的快速增長,電競產業已不僅是娛樂,而是成為未來體育與商業的新興領域。為了讓更多學子與有志人士了解電競產業的運作與未來機會,網銀國際再度啟動「不藏私學堂」,並邀請業界人士、電競選手來分享產業趨勢及選手的職涯經驗。活動現場匯集電競相關科系師生與電競產業從業人員,更有對產業有興趣民眾,藉由與講師的互動,一同探討踏入電競的職涯機會與電競現況,破除「電競只是打遊戲」的迷思。
閃電狼職業電競戰隊總監Eason與職業選手經紀人Crystal小畢,受邀分享隊伍管理的經驗,兩人分別專精於手遊與端遊隊伍,截然不同的經驗,也帶來豐富內容。剛帶領團隊奪下《傳說對決》夏季賽冠軍的Eason,與擁有多年《英雄聯盟》隊伍經營經驗的Crystal小畢,兩人分享不同電競項目的隊伍營運模式與戰術邏輯,讓觀眾深入了解電競產業的幕後運作。此外,在電競產業深耕多年的他們,也談及電競職涯規劃,共同盤點電競團隊背後所需的人力,從戰隊經紀、行銷企劃、影音剪輯人員等,皆需要多元的人才投入,因此也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有熱忱的年輕人加入產業。
杭州亞運《快打旋風》銀牌選手GamerBee向玉麟提到,職業電競選手在參與國際賽事時,常面臨經費、健康因素等挑戰,影響訓練與比賽狀態。他以亞運為例,當時參賽前透過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的協助,得以了解詳盡的國際級運動賽制規範和選手權益,也提供選手參賽時在當地的協助支援,更能全心投入賽前準備及比賽。向玉麟也提到參與亞運,對自己而言是人生的成就與肯定,也見證電競產業新的一步。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秘書長余錦亮分享,協會除長年提供設備、訓練場地等資源外,更注重電競產業的永續發展,培訓人才持續傳承更是首要目標,因此正與體育署、青年署積極協商,分別擬訂新計畫以幫助有潛力的選手更專注於比賽與培訓有志青年加入電競產業,提升台灣電競競爭力。
曾在《跑跑卡丁車》電競賽場上馳騁的選手爆哥,在職涯巔峰後選擇轉換跑道,成為全職直播主,收穫一票粉絲。2022再度重返電競賽場的爆哥,加入韓國隊伍,奪下《跑跑卡丁車》國內外冠軍,然而面臨端遊項目式微趨勢,他也大方分享了當初轉職歷程,並將在職業場上學習得技能運用到實況,與粉絲的溝通更是轉型過程中的重要課題,也關係到是否能獲得品牌合作機會。爆哥也於現場接受粉絲點歌獻唱,展現親和力。爆哥強調雖然身份轉變,但對電競的熱愛未曾改變。他也提到,若未來有機會,仍會評估是否重返賽場,延續電競夢。
2024年7月,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宣布創辦奧林匹克電競運動會,並將於2027年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辦,象徵電競已正式納入體育行列。根據PwC全球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2024年台灣的電玩遊戲與電競等產業總產值達38.86億美元,並預計至2027年,市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4.8%增長,達到44.64億美元。然而,國內電競產業儘管逐漸成熟,仍面臨制度設計與基礎建設不足等挑戰,包括選手兵役、醫療保險、合約保障、退役轉職等問題尚未全面制度化,此時更需要具備產業視野的企業與第三方單位扮演推手,協助搭建更健全的產業機制,並持續投入資源培育多元人才,建構完整的電競生態圈。選手職涯發展更充滿不確定性,職涯規劃與轉型將成為未來產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如何提供選手在高峰後的發展方向,讓他們能夠無縫銜接成為實況主、教練、幕後人才,將是電競產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電競作為網銀國際泛娛樂版圖的重要一環,網銀國際透過旗下閃電狼職業電競戰隊深耕產業多年,從選手訓練、隊伍管理到退役輔導,始終致力於提升產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網銀國際舉辦「不藏私學堂」,期待透過專家對談與經驗傳承,建立一個連結產業、教育與職涯的交流平台,未來也將以泛娛樂產業為主題,無私分享專業知識與產業秘辛,提供來自各界專家與頂尖選手的實戰經驗,不僅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泛娛樂產業的內部運作與趨勢,也積極培育未來的產業人才,並拓展泛娛樂生態圈的影響力,期盼擴大泛娛樂生態圈的影響力,推動產業的蓬勃發展。

閃電狼職業電競戰隊總監Eason(右)與職業選手經紀人Crystal小畢(中)受邀分享戰隊管理的經驗。 圖:網銀國際/提供

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秘書長余錦亮(右)與GamerBee向玉麟(中)共同分享電競國際趨勢與電競人才永續議題。 圖:網銀國際/提供

主持人江大成(左)與退役《跑跑卡丁車》選手爆哥Neal(右)有趣互動引起聽眾共鳴。 圖:網銀國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