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周一(14日)表示,在向進口汽車加徵 25% 關稅期間,希望「幫助一些汽車公司」,讓汽車製造業有時間調整供應鏈、轉向美國本土製造。隨後,汽車製造商股價在周一收盤走高。
據《CNBC》報導指出,川普周一在白宮會見薩爾瓦多總統納布克磊(Nayib Bukele)時表示,汽車製造商「需要一點時間」將生產轉移到美國。他表示,「正尋找措施來幫助一些汽車公司」,車商們正從原先的加拿大、墨西哥及其他的零件生產地轉向,他們需要點時間,他們將在這裡生產這些零件。車商們雖沒詳細說明潛在計劃,「但他們需要點時間,所以我考慮這件事。」
此言論一出,推動了美國多檔汽車股的股價「起飛」,福特汽車(Ford)大漲逾 4%、通用汽車(GM)漲3.46%、克萊斯勒母公司 Stellantis 收在平盤,但盤中最高上漲 2.6%、電動貨車商里維安(Rivian)收盤漲近 5%;其他海外車商像是豐田汽車今(15)日大漲 4.75%、本田汽車上漲 4.7%、三菱汽車 3.58%;韓國現代、起亞汽車也各漲3.85%。
但美國自家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表現則較為遜色,收盤僅維持在平盤,盤中還一度翻黑。
美國時間 4 月 3 日,川普才稱將對進口汽車徵收 25% 關稅,而各家製造商隨後以各種方式因應。通用汽車策略性地增加美國部分地區的產量,包括提高印第安納州一家皮卡車廠的產量,及取消先前宣布的「下個月位於田納西州工廠的停產計畫」,該廠是多款凱迪拉克的生產基地;福特和 Stellantis 等主要國內車商已宣布臨時員工定價協議。
至於英國車商捷豹路虎(Jaguar)等海外車商則已停止向美國發貨。現代汽車也表示,至少兩個月內不會漲價,以緩解消費者的擔憂。但絕大多數普遍承認「汽車業正面臨困境」。